眼下正值秋冬农作物收获季,盐都区龙冈镇的田野间一派繁忙景象。收割机往来穿梭,在完成收割、脱粒的同时,将秸秆就地粉碎均匀抛洒田间,昔日的“生态包袱”正通过科学还田变为滋养土壤的“绿色肥料”,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作为农业大镇,龙冈镇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镇政府制定“农用优先、就地就近、科技支撑”的工作方案,明确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多元利用为辅的发展路径,通过财政补贴、技术指导等多项措施,推动秸秆还田工作落地见效。在政策引导下,全镇组建专业化农机队伍,对农机手开展秸秆粉碎旋耕混埋、免耕覆盖还田等技术培训,确保还田质量,今年以来已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3.6万亩。
“以前秸秆要么焚烧污染环境,要么丢弃浪费,现在粉碎还田后,土壤地力明显提升,化肥用量都减少了,庄稼长得更壮实。”晓庄村种粮大户王师傅算起生态账,“而且政府对秸秆还田有每亩补贴,农机作业也有优惠,实实在在为我们省了钱、增了收。”除了直接还田,龙冈镇还构建“镇有大型收储点、村有固定站点、组有收集队伍”的四级收储运体系,对不适宜直接还田的秸秆进行离田收储,用于饲料化、燃料化等多元利用,形成“还田+回收”的全链条处置模式。
为筑牢禁烧防线,该镇打出“宣传+监管+奖惩”组合拳。村干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宣传车、入户走访、悬挂条幅等方式,普及秸秆还田的生态效益和补贴政策;建立“人防+技防”巡查网络,实行24小时值守和“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责任制,确保禁烧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还建立对违规焚烧行为依法处置机制,让“不敢烧、不愿烧、科学用”的理念深入人心。
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大有机肥还田等技术推广力度,培育更多秸秆利用市场主体,探索秸秆能源化、基料化利用新路径,让秸秆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为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朱俊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