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新农人深耕草莓园 孕育“甜蜜果”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1-02 15:20

立冬将至,在盐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的草莓大棚里,却藏着一片“春的生机”。眼下,这里的新农人正忙着一项关键的田间管理工作——黑膜覆盖与摘老叶,为即将到来的草莓盛产期筑牢基础。

大棚内暖意融融,整齐排列的草莓植株生机勃勃。商林生 摄

10月29日,走进潘黄街道新民村种植户李琼的草莓园,连片的白色大棚在田野间格外醒目。掀开棚膜,一股清甜气息扑面而来,翠绿的草莓藤蔓间,白色小花正悄然绽放,李琼和家人正弯腰将黑色地膜小心翼翼地覆盖在垄面上。

 

(图潘黄街道新民村种植户李琼正在为草莓植株覆盖黑色地膜。商林生 摄)

“每年10月的中下旬就是我们地栽草莓铺设黑膜的关键期。这个黑膜不仅能保温、保墒、保湿,还能防草,这些都是我们摸索出来的‘土办法’。”潘黄街道草莓种植户李琼表示,做好黑膜铺设,可以让棚内温度稳定在15-25℃,为草莓生长提供最佳环境,确保头茬草莓在11月底到12月初准时上市。

李琼是一名退伍军人,他曾开过长途大货车,也尝试过其他行业,最终还是选择回到熟悉的故乡开启“甜蜜创业路”。创业的8年时间里,李琼的草莓园从无到有,品种也从单一增长到宁玉、红颜、红玉、粉玉4个品种。其中,宁玉草莓耐运输、甜度高,是市场上的“常青款”;粉玉草莓果皮呈淡粉色,果肉细腻,成了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款”。每引进一个新品种,李琼都要先试种,观察抗病性、产量和口感,确认适合本地土壤和气候后,才会大面积推广。“我退伍回来,看到村里鼓励农业创业,就试着流转了9亩地种植草莓。第一次种草莓没经验,光病虫害防治就走了不少弯路。那时候天天泡在大棚里,查资料、问专家,慢慢才摸透草莓的‘脾气’。现在好了,从育苗到结果,每个环节都心里有数。”李琼说。

(李琼指导周边村民种植草莓。商林生 摄)

如今,他的草莓园不仅实现了“错峰上市”,还通过线上订单、采摘体验等方式拓宽销路,去年亩均收益达2.5万元。周边村民看到效益,纷纷向他请教种植技术,李琼总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看着草莓从开花到结果,再到被顾客夸‘甜’,很有成就感。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带动更多人留在村里,大家一起把草莓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李琼表示。(商林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