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王镇举办“蟒河红苇映初心”红色主题阅读活动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0-28 16:58

10月28日下午,盐都区楼王镇社区教育中心联合镇总工会、关工委、文化站,在镇社区教育中心多功能厅共同举办“蟒河红苇映初心——《红芦苇》共读与燕子阁七烈士精神传承”主题活动。活动以本土红色资源为纽带,通过读书分享、历史回顾、影像展播与感悟交流,生动呈现蟒河两岸的红色记忆,吸引辖区内企业职工、老年居民、村(社区)以及单位工会干部近50人参与。

一本西乡书,串起军民抗战的鲜活记忆

活动在社区教育中心教师对《红芦苇》的深情推介中拉开序幕。该书作者徐学东为盐都郭猛人,历时三年走访调研、打磨文稿,终将蟒蛇河畔儿女的抗战故事凝结为42万字的长篇小说。主讲人围绕书中人物何念、小凤、私塾先生何瑞轩等形象展开叙述,通过“帮老乡插秧分粮”“姑娘们赶制布鞋”“赵家镇军民共战”等真实细节,再现那段烽火岁月中平凡人的担当与成长。

“《红芦苇》里没有空喊口号,而是用一个个接地气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什么是真正的‘人民战争’。”凌庞村工会干事盛成静聆听后感慨道,“我要传承好‘红芦苇精神’,立足岗位不懈奋斗,把服务职工工作做出成效。”

一段英雄史,铸就永不褪色的“血色芦苇”

随后,活动进入燕子阁七烈士事迹回顾环节。现场播放了动画短片《燕子阁抗战七烈士》,以影像方式还原1941年3月那场悲壮的阻击战。七位年轻战士为掩护群众转移,在弹尽粮绝之际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最终壮烈牺牲,鲜血染红蟒河芦苇。

社区教育中心教师在讲述中特别提出“血色芦苇”的意象,将燕子阁的芦苇解读为“绿色的生命”与“血红的牺牲”交织的象征。“他们中最大的才20岁,最小的仅16岁,本该拥有青春的绿色,却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宁。”

一次精神对话,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力量

在交流环节,多位参会人员主动发言,回忆起父辈口述的抗战经历,表达对英雄的深切怀念。社区教育中心教师也分享了将红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提出“要让孩子们明白,英雄不是天生的,而是在艰难选择中成长的普通人”。

该镇分管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推动本土红色文化进社区、进家庭的重要尝试。“我们不仅要讲好历史,更要把其中蕴含的团结、奉献、坚韧的精神,转化为推动社区和谐发展的现实力量。”

本次活动是楼王镇整合社区资源、推动全民阅读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下一步,该镇相关部门将继续开展红色故事系列活动,让红色基因在基层扎根、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张文华胡杏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