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兰是盐都区郭猛镇新星村的一名普通网格员,深耕网格服务多年,始终以“常走村道、心贴群众”为准则,将居民的“小事”当作“大事”办。日常工作中,她坚持“每日两巡、每周一访”,精准掌握网格内独居老人、特殊群体等重点对象信息,建立“一户一档”服务台账,用行动织密社区治理“一张网”。
“和事佬”——化干戈为玉帛
“叮铃铃……”巡查中的邵志兰接到片区民警来电,网格内两户居民因多年旧怨发生激烈争吵。她火速赶到现场,就见两位老邻居面红耳赤,正翻着“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争执不休,见她和民警到来,又争相诉说委屈。
民警从法理与秩序角度劝导,邵志兰则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当起矛盾“润滑剂”。她没有急于评判对错,而是先将两人分开,轻声安抚:“张阿姨,远亲不如近邻,咱这么多年邻居情谊多难得”“李阿姨,您的委屈我懂,咱慢慢说,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拉着居民的手耐心倾听后,她摸清矛盾症结——不过是沟通不畅积累的小误会。
随后,她和民警一边分头劝解,一边引导两人面对面交流,从邻里情谈到互相理解。经过耐心沟通后,双方情绪渐渐平复,语气也缓和下来,都表示“以后不吵了,给你们添麻烦了”。看着居民各自回家的背影,邵志兰长舒一口气,这份化解纠纷、守护邻里和谐的成就感,成了她工作中最珍贵的肯定。
“守护者”——做好反诈骗宣传
在日常巡查中,邵志兰还化身“反诈讲解员”,针对不同人群精准施策。面对老年人,她用通俗易懂的方言,结合近期高发的“冒充公检法”“养老投资”等典型案例,揭露骗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的心理实施诈骗的套路,叮嘱老人们“陌生来电不轻信、可疑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针对年轻人,她则通过社区微信群、短视频等线上渠道,推送刷单返利、网络贷款、情感诱惑等诈骗的新型手段,提醒年轻人警惕“一夜暴富”的幻想,守护好自己的“第一桶金”。
“贴心人”——服务零距离
“小邵,医保咋缴啊?孩子不在家,我这手机摆弄不明白”“网格员,我腿脚不利索,能帮个忙不?”每年农村合作医疗缴费季,网格里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总会向邵志兰求助,而她的回答永远是“没问题,交给我!”
她的办公室成了临时“医保代缴点”,每一位前来缴费的居民,她都仔细核对身份信息、参保地,再用手机一步步操作完成缴费。遇到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她便利用上门走访时间,主动上门协助办理,事后还会把缴费凭证送到老人手中。“小网格”守护“大民生”,邵志兰知道,自己传递的不只是医保政策,更是社区的关怀与温度。“用我的‘多跑腿’,换居民的‘零跑路’”,这是她对网格服务意义的理解。
如今,邵志兰的工作场景依旧在街坊邻里的谈笑间、化解矛盾的话语里、为民服务的点滴中。岗位角色或许会有调整,但她的初心从未改变——当好居民贴心人,守护网格和谐与安宁。她常说:“网格不大,需要步步走来;事情虽小,关乎家家户户。”未来,她仍将继续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因为她坚信,每一位网格员的微光,终将汇聚成温暖社会的坚实力量。
陈远江沈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