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丰收的色彩正渲染着大地,多地水稻已经成熟,陆续开镰收割。日前,位于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的田盛源生态农场,水稻也迎来了丰收,农场通过稻蛙共养模式,真正实现了“一地双收”。
(苏田盛源生态农场的农田里,黑斑蛙肥硕健壮、灵动穿梭。杨斐摄)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走进江苏田盛源生态农场,连片稻蛙田罩着防护网,勃勃生机扑面而来。眼下正是双丰收时节,水稻压弯枝头,金穗满田,农户们弯腰收割、快速打捆,田间满是忙碌的喜悦;黑斑蛙肥硕健壮,灵动穿梭,它们化身“田间卫士”,让稻田免用农药、少施化肥,既护好了土地生态,也与稻米一起双双被贴上“绿色佳品”的标签。江苏田盛源生态农场负责人戚思川表示:“今年,我们农场黑斑蛙养殖规模突破25万只,总产量约30万公斤。按当前15元每斤的市场行情测算,产值近900万元。与此同时,配套种植的优质水稻亩产达500多公斤,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立体农业效益。”
稻浪翻金映丰收,蛙鸣伴趣引游人。田盛源生态农场立足蟒蛇河水质优良的天然优势,以“稻蛙共养”为核心种养模式,既让水稻在洁净水环境中饱满生长,又为黑斑蛙营造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成功打造出生态循环的绿色种养基地。与此同时,农场联动盐城草房子景区,建成集生态种养、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农场。游客可专注体验钓蛙乐趣,沉浸式感受丰收氛围,轻松了解“稻蛙共养”的生态知识。江苏田盛源生态农场总经理姚明烨表示:“农场巧借生态智慧,模拟自然环境,在稻田中构建起‘稻护蛙、蛙保稻’的良性共生系统,实现生态与效益双赢。目前,所产黑斑蛙主销上海、杭州、宁波、成都等市,优质水稻则重点供应江浙沪核心市场,形成特色产业布局。”(杨斐胡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