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口学子“嘉年华”连续16年不散场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8-03 16:28

吕志森孙高升记者张兆领

硕士研究生8名,本科生19名,专升本4名,本硕共27名,这是今年盐都区秦南镇泾口村高考学子交出的成绩单;16年前开始激励学子至今,该村共有7名博士研究生,66名硕士研究生,277名本科生受到村里奖学金激励,这是该村16年来激励学子的成绩单。

8月3日,泾口村2025高校录取暨“三好学生”颁奖典礼在村文明实践站大礼堂如期举行,六七百名村民及受激励学子前来会场,共同庆祝这每年一度的学子“嘉年华”。

礼堂外的公示栏里张贴的光荣榜上,公布着27名优秀学子姓名、录取学校、家长姓名等基本情况,吸引着众多村民围观。学子登花车巡游更是让沿途村民们拍手叫好。

颁奖典礼在欢快的《希望的田野上》旋律中开启。鼓乐表演《喜事连连》过后,秦南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受邀现场为27名学子颁发由江苏蛟龙公司及村慈善分会提供的每人5000-6000元的激励奖学金,并为中小学10名第四届“三好学生”代表颁发银质奖章。泾口村志愿者用小品《泾口村的幸福滋味》讲述着“教育改变命运,文化滋养灵魂”的深刻内涵,告诉人们,泾口人的幸福滋味就藏在咱灶台上跳动的火苗里,藏在饭碗里晶莹的米粒中,藏在邻里间爽朗的笑声间。

感恩父母环节,学子们手捧鲜花献给台下观看典礼的父母,并与父母热情拥抱。江苏蛟龙公司现场为每个学子赠送一只旅行箱。

原中南大学本科生、现同济大学研究生武业鑫作为学子代表登台向村两委及乡亲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他说,颁奖典礼不仅是对学子们求学路上付出的肯定,更承载着全村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村两委多年坚持举办颁奖典礼,为学子铺就“星光大道”,让学子们在风雨中始终有伞,在追梦时始终有光。他表示,村里今天的激励是终点更是起点,学子们会肩负双重使命:在大学与未来学业中深耕专业,勇攀知识高峰,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还要拥有扎根乡土情怀,用所学反哺家乡,让泾口的产业更兴旺、乡风更文明。“乡亲们,请相信:今日泾口以我们为荣,明日泾口必因我们而强!”

女儿王尔玉考取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研究生,王文勇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在发言时指出,村两委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奖励优秀学子,这是用最实在的行动告诉孩子们:读书有奔头,努力被尊重!通过奖金激励,点燃了孩子们上进心的火星子,这是尊重知识、崇尚奋斗的正能量。村两委的举措告诉大家,一个村子的发展,短期靠产业,长远靠人才。现在把孩子们培养好了,将来他们带着知识、带着本领回来,或者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光发热,是为村子的明天打算,为了孩子们的未来铺路,这样的格局,这样的情怀,值得所有人尊敬。作为家长,他希望学子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别忘了根在这里,别忘了用自己的力量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蝉鸣枝头声声唱,秧苗拔节日日新。”今年新当选全国劳模、泾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向东以优美环境诗开头,发表题为《青春逐浪新时代泾口扬帆向未来》的讲话。他说,今日泾口,乘着国家乡村振兴的浩荡春风,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持续擦亮了“三张金名片”:产业兴村,动能澎湃;和美乡村,魅力绽放;和谐惠民,情暖万家。特别是正走在“数字乡村”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前列,以键盘为犁,深耕数字沃土;以屏幕为窗,联通广阔世界;以创新为帆,领航产业蓝海!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着充满智慧的“泾口方案”。

新时代的巨轮已经启航,民族复兴的伟业呼唤担当。周向东代表家乡父老向学子们赠言三句话:做信念坚定的“追光者”,让知识化作翱翔的翅膀,在时代浪潮里勇立潮头,于星辰大海中扬帆启航!做攻坚克难的“攀登者”,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志气,勇攀科技高峰,攻克“芯片”之困,破解“种子”之难!做根脉永续的“守望者”,无论行至何方,飞得多高,永远不忘泾口的袅袅炊烟、不忘父母的殷殷叮咛、不忘田埂的阵阵稻香!学成归来日,正是报效时,希望学子们用智慧才华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