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饭”的生命力,远不止于颜值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1-21 09:44

近期,奶皮子糖葫芦、固体杨枝甘露等创意甜品迅速走红,凭借其高颜值在年轻人的朋友圈刷屏。这些高颜值美食在盐城同样引发热潮,育才路门店排起长队,外卖平台超过25家店铺上架相关产品。

“漂亮饭”的兴起,契合了社交时代的传播逻辑。精致的外观、创意的造型,让食物本身成了最好的广告。如今的排队热潮,其背后是“打卡—分享—跟风”的消费闭环。食物在某种程度上从满足口腹之欲的必需品,成为一种“社交货币”和“拍照道具”。

然而,仅靠颜值支撑的热度,往往难以持久。“漂亮饭”的生命周期普遍短暂,此前的玉米蛋挞便是前车之鉴,从日销两百个到如今在菜单角落“无人问津”。这类产品多是在传统形态上做“微创新”,技术门槛不高,导致同质化竞争迅速加剧,市场很快饱和。当流量的新鲜感退去,产品本身的口味、品质和性价比,便成为消费者是否回购的关键。

放眼盐城本地的美食文化,其实蕴藏着让“漂亮饭”变“长久饭”的智慧。成功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阜宁大糕,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通过工艺创新,开发出十余种新口味,不仅飞上航班成为特供食品,更远销全球。珠溪古镇的文创生态,则将治愈系的潮流玩偶与盐城本地的湿地、盐文化元素巧妙融合,让文化魅力变得可感可触。它们的生命力,恰恰在于颜值、美味与文化内涵的深度结合。

对餐饮从业者而言,网红效应带来的短期流量固然诱人,但若止步于表面的“漂亮”,终将在市场迭代中黯然退场。毕竟,能真正留住消费者的,永远是那份触动味蕾的真诚滋味。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刘阳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徐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