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场台风裹挟暴雨突袭城市,考验的是什么?是气象部门及时预警、应急部门统筹调度、电力公司加固线路,还是交通部门疏导车流?答案从来不是“某一个”,而是“每一环”。
城市治理不是零散事务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要素、各领域、各环节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考验的不是某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方方面面的协同作战。由于城市工作的复杂性,在城市治理实践探索中,有的地方难免会出现侧重局部、兼顾全局不够的情况:交通治堵重“点”轻“网”,导致拥堵转移;有的地方市容整治满足于短期面貌改观,缺乏长效管理机制。这种碎片化治理模式,往往治标不治本,甚至衍生新问题。
事实上,城市作为有机运转的生命体,从基础设施到空间布局,从民生服务到应急响应,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要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就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强化系统治理思维,才能破解治理难题。
坚持系统思维,关键在于构建协同联动的工作体系。城市管理者须具备“一盘棋”意识,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打通信息壁垒,推动资源整合、行动同步。例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就不能止步于外墙翻新,而应统筹推进加装电梯、养老托幼等服务,实现硬件提升与软件升级的有机统一。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系统治理提供了强大支撑。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能够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和精准研判,推动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发现转变,助力政府进行更加高效、准确、科学的决策。比如,盐城市“城市驾驶舱”接入交通运行、房地产监测、防汛防台等应用场景,实时监测城市治理痛点,让治理决策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支撑”,实现数字赋能治理,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城市管理者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推动城市运行和治理全域覆盖、全程感知、全时响应,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必须坚定树立整体观、系统观,既要持续优化体制机制保障,也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赋能,在多元共治中凝聚合力,让百姓生活得更安全、更美好。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周冬晴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