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年中央与省委一号文件相继为海洋渔业发展指明方向——从“支持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牧场”到“推进渔港经济区、海洋渔业产业园建设”,再到全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更好发挥海洋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一系列政策红利叠加释放,为系统谋划海洋经济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作为江苏沿海地理中心城市,在出台《盐城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基础上,盐城再绘《盐城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蓝图,向着高水平打造新时代“蓝色粮仓”的目标笃定前行。
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绝非简单地规模扩张,而是要坚持“提质增效、稳量增收、绿色生态、岸海联动”的发展思想,在“提质、融合、升级”中找到突破路径,实现陆域、近浅海与深远海三大板块协同并进。
传统产业是海洋渔业的“基本盘”,唯有推动其转型升级,才能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要加快推进海洋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优化海水池塘养殖结构,守住海洋渔业发展的“基本空间”。要加快构建生态立体养殖格局,推动渔业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养殖环境与水产品品质双提升。要加快养殖设施装备提档升级,引导现代信息技术与养殖生产深度结合,让“智慧渔业”赋能盐城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拓维。推动“陆海统筹、岸海联动”既是自然禀赋的必然要求,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要探索发展陆海接力深远海养殖模式,推广“现代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让一片海产生“多种效益”。要积极打造海产品加工集聚区,支持海产品加工企业升级改造、提产扩能,推动海产品深加工发展,建设海产品交易市场等,让产业融合释放出“1+1>2”的乘数效应。
渔港是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枢纽,科技创新是提升渔港能级的核心动力。要发挥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坚持“一港一策、联动发展”,明确沿海渔港功能定位,差异化打造现代渔港发展集群。要通过招引国内外高层次研究团队、深化在盐院校与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试验基地与联合攻关实验室等方式,整合关键技术与科研资源,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盐城落地转化,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赵伟伟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王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