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缺受理”让审批提速更提温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9-01 15:37

近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陈女士在申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时遇到了难题。陈女士打算开一家理发店,在提交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申请时犯了难——“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报告”这项证明材料因需等候检测机构上门检测,暂时无法提交。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当即告知她可走“容缺受理”通道,先以承诺书替代缺失材料,后续补齐即可。就这样,原本需要20个工作日的审批流程,仅用半天就完成了。

为让更多群众和企业享受便利,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该区行政审批局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瞄准社会事务审批中的“繁难慢”痛点精准发力,对公共卫生许可、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娱乐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砍掉“来回跑”的冗余环节,将审批时限压缩90%以上;主动承接市级下放权限,实现“区内事区内办”,让企业办事“少跑腿”甚至“零跑腿”。

从陈女士半天拿到许可证的惊喜,到社会事务审批时限压缩90%以上的突破,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放管服”改革的民生温度与发展力量。社会事务审批连着群众柴米油盐、系着企业生存发展,这场从“繁难慢”到“简快优”的变革,不仅解了群众和企业的“燃眉急”,更给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容缺受理”破壁垒,让审批“快”起来。面对陈女士缺失检测报告的难题,窗口工作人员不搞“一刀切”,而是以承诺书替代材料,用灵活机制打通审批堵点。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不是对标准的放松,而是对群众需求的精准回应——既守住了审批规范的底线,又避免了群众“来回跑、反复等”。当高频事项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当市级权限“区内办”落地,审批流程的“减法”实则是群众满意度的“加法”,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办事的便捷与高效。

“暖心服务”添温度,让群众“暖”起来。审批提速的同时,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更守住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初心。“一手清”“一口清”的业务标准,让群众咨询不跑空;紧急事项“绿色通道”的开辟,让特殊需求有回应;登门问需、登企问策的行动,精准破解办事“中梗阻”。政务服务从来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有温度的沟通——当工作人员主动倾听、靠前服务,当审批窗口变成“便民窗口”,群众感受到的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被尊重、被重视的温暖。

“数字赋能”促升级,让服务“智”起来。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线上+线下”融合办理、“云申报、云审批、云勘验、云评价”的“云矩阵”全面铺开,实现社会事务审批100%“全程网办”,让“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外籍人才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更聚焦特定群体需求,推动服务从“能办”向“办好”跨越。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打破时空限制,更让审批服务更精准、更智能,为优化营商环境按下“加速键”。

“容缺受理”是政务服务模式的创新,旨在缩短审批时限、优化营商环境。各地行政审批部门唯有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方能让政务服务更贴心、区域发展更有力,真正实现“审批为民、服务惠民”的初心。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陆荣春

编辑:梁鹤龄 李艳 于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