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超”联赛的号角吹响,江苏各地的“地域文化梗”在网络上掀起全民欢乐热潮。南京发布的“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檄文一炮而红,各地发布、文旅等官方账号纷纷下场,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解构地域历史文化,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视频号截图
“地域文化梗”具有天然的出圈优势。它以诙谐语言消解地域文化的厚重感,用符号化表达降低了传播门槛,让江苏13座城市的特质以更轻松的姿态触达大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赛事的持续进行,相似的传播套路容易陷入“梗透支”困境——当观众对千篇一律的地域标签产生审美疲劳,社交媒体平台的碎片化传播难以沉淀深度价值,“地域文化梗”可能会面临从现象级爆火到逐渐沉寂的转变。
省政府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强调,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如何让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真实增量?网络热梗不是终点,流量转化才是关键。日前,盐阜大众报携手深圳特区报,共同发起“深圳人看‘苏超’·科技文旅交流活动”,邀请深圳企业家观赛团现场观赛,以“媒体搭台、文旅唱戏、产业赋能”为主题,使赛事流量精准触达目标客群。
这次“观赛+投资考察+文旅体验+产业合作”的硬核之旅,借力赛事舞台、精准对接产业,让传播内容从“梗营销”变为“可体验的城市叙事”,让流量沿“观赛—消费—投资”的路径转化。观赛之前,深圳企业家们走进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感受“湿地之都”的生态魅力;探访淮剧小镇,品味“戏韵盐阜”的文化底蕴;考察西伏河等绿色低碳科创园区,直观“智造名城”的产业动能。可体验的城市叙事,让文化传播跳出了梗的窠臼,沉淀为对盐城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和宜居宜业环境的认同。这种模式在“深圳人看‘苏超’·科技文旅交流活动”展开后不久便交出亮眼答卷,多家深圳企业与盐城敲定合作意向,合作领域涵盖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足球场上90分钟的呐喊终会落幕,但赛事激活的城市能量可以永续。“苏超”联赛与城市营销的破局之道,不仅在于创造更多现象级梗,更需构建文化传播、产业融合、消费转化的完整生态链。如此,热梗才能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澎湃动能,让体育赛事成为驱动城市创新的永续“引擎”。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陈皓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严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