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民魏英用4.5万克碳减排量抵扣90元房贷利息的消息引发热议。据悉,武汉市民只要践行乘公交、骑行等11种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就可以在“武碳江湖”小程序积累碳减排量,用于兑换打车券、购物券,还能抵扣银行贷款利息。
以往政策常停留在提倡与号召层面,绿色低碳生活也往往被视为道德层面上的高尚义务,但“武碳江湖”小程序通过“1000克减排量=2元”的量化标准,吸引超150万用户注册。这一做法不仅将个人低碳行为赋予经济价值,构建起“低碳行为—碳资产—经济利益”闭环,让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也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事实上,类似的“低碳获实惠”激励模式并不鲜见,我市作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也正持续拓展碳普惠应用场景。此前,全国首家“碳+AI”便利店在盐南高新区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正式营业,为消费者打造了“碳价值即时变现”的购物体验。
无论是武汉的碳减排量抵扣房贷利息,还是我市的“碳+AI”便利店,都验证了“低碳获实惠”激励模式的可行性。当个人的碳减排量可抵扣房贷利息、兑换消费权益时,绿色低碳生活就有望从道德层面上的高尚义务转变为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选择。
推广“低碳获实惠”的首要前提是构建可信、易用的技术支撑体系。应针对中小企业、城乡居民等主体,研发推广低成本、易部署的碳监测设备,设立统一碳账户平台,推动交通、能源、金融等有关部门数据互联互通,打破“碳足迹”核算壁垒,保障数据真实,增强用户信任。
推广还需突破“激励单一化”的瓶颈,让低碳行为成为可交易的资产。可针对不同主体制定差异化政策,根据碳市场价格,动态调整激励强度,鼓励银行创新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探索将个人碳积分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并上市流通。同时,围绕碳数据管理、碳资产运营等方面,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政府与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不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曾浩然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