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全不“卸带”
2025-04-23 18:06 我言新闻

安全带,这条不足几指宽的织带,何以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鲜明标识?

3月23日,云南保山东南绕城高速,一辆白色小型客车驶过一片积水时,因没有减速导致车辆失控,连续翻滚五圈才停下,万幸的是驾驶人系好安全带,仅轻微受伤。2月1日,京沪高速江苏徐州段,因驾驶人疲劳打盹,一辆白色小型客车偏离车道撞上中央护栏,随即失控穿越四条车道又撞上右侧护栏,事发时车上两名乘坐人没有系安全带,一人多处骨折,另一人被断骨刺到脾脏,脾脏被迫摘除。

安全带是生命带,这不是一句夸大的广告词,而是经过无数事实验证后的一句温暖的警示语。汽车事故调查表明,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未系安全带死亡率提高37.7倍,前排乘客死亡率提高10.6倍,后排乘客死亡率提高3.1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如果系好安全带,发生正面碰撞时死亡率会减少57%,侧面碰撞减少44%,翻车时减少80%。由此可见,驾乘汽车系好安全带这一很常规的小动作,关键时刻能发挥出挽救生命的巨大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安全意识的提升,在日常出行过程中,驾驶人普遍能自觉系好安全带,但部分后排乘坐人却存在“车速慢、没关系”“路程短、没必要”“不舒服、怕麻烦”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尤其在乘坐大巴车时,很多乘客处于睡眠状态,遇到突发情况时,不系安全带很可能来不及反应就被撞飞。

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将4月作为安全带主题宣教月,旨在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潜移默化的引导,普及安全带常识、提升市民系带率、减少事故伤亡率。查纠未使用安全带的执法数据,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符号,更承载着生命安全的深刻警示。志愿者的微笑提醒、网约车的温馨提示、企业平台的动态监管、校园VR的沉浸体验……执法管理筑牢安全防线,文化浸润培育平安土壤,构建政府主责、部门协同、行业共管、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大宣教”格局任重而道远。

只要在出行的路上,就存在一定的隐患,每个人都是交通参与者、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从一条小小的安全带做起,践行“自律、包容、礼让、文明”的现代文明交通理念,共同筑牢全社会的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网”。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陶秋凤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凌子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