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新农人正逐渐成为一支关键力量,为广袤乡村带来全新的活力与希望。
新农人“新”意十足。“新”不仅体现在年龄相对年轻,更在于新产业、新业态、新理念与新模式。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养模式,农村二三产业也有他们活跃的身影。即便从事大田经营,也能推陈出新,将农旅融合、种养结合,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元素。比如,有的新农人利用网络直播销售农产品,让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有的打造田园综合体,吸引城市游客,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新农人的不断涌现,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大展其才、大显身手。一方面,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为新农人返乡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随着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益完善,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同时,新农人自身有技术、管理或资金优势,思维活跃、眼界开阔,他们渴望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实现自身价值,将个人理想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
新农人对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在人才振兴方面,他们为乡村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成为乡村人才的中流砥柱。在产业振兴上,新农人凭借创新思维和现代技术,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在文化振兴中,新农人带来新思想、新文化,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融合,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在生态振兴领域,他们注重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助力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在组织振兴方面,新农人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为乡村治理带来新方法、新思路。
然而,新农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土地流转困难、资金短缺等共性问题,制约着他们扩大生产规模、开展新业务;部分新农人还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对乡村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在项目推进中遭遇阻碍。
为让新农人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在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倾斜,为新农人提供更多便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物流、教育、医疗等条件,提升乡村吸引力。社会各界要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帮助新农人提升专业技能;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新农人之间的经验分享与资源整合。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农人作为其中的新生力量,潜力巨大。相信在各方支持下,新农人定能在乡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胡祥
编辑:张伟伟 李艳 王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