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关乎城市命运、决定城市未来。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当下,创新已成为彰显城市发展高度的“关键标尺”。今年“新春第一会”,盐城将“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摆上突出位置,无疑体现了这座城市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与深刻洞察。
事实上,盐城在创新之路上从未停歇、不断突破。一组数据见证盐城创新发展的坚实步伐:过去一年,全市5047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2家,分别列全省第5、第6和第5位,彰显出强大的创新活力。
企业的创新实力,无疑是精准标注城市发展高度的重要刻度。因此,把创新植入城市血脉,推动科产融合发展,必须发挥好企业的主体地位,大力强化企业创新能力,突出打造领军标杆企业。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盐城出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融合、协同升级。聚焦“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编制创新图谱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南,为产业发展精准导航。
创新资源、创新生态同样是这把“关键标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标准建设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盐城下足功夫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厚植创新生态沃土,一体推进“科技—产业—机制”创新,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催生新质生产力不断涌流,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推动研发机构陆续落户、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高企茁壮成长的同时,也让创新的刻度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愈发清晰、深刻,更让盐城发展高度持续提升:在中国城市科技创业能力排名中,盐城列第35位,增幅全省第一。
产业发展和企业实践表明,创新的高度决定增长的空间、调整发展的限度。我们要坚定信心、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让创新成为引领城市发展最强音,推动城市向更高处攀登。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周冬晴
编辑:张伟伟 李艳 王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