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22.86%,是全省4个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如何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
加快发展老年教育,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老年教育可以满足老年人求知、求乐、求健康、求交往等多种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老年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延缓心理衰老。同时,老年教育为老年人提供了继续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助于保持与社会的联系,避免被边缘化,让他们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老年教育还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减少因健康问题而带来的社会压力。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已建成市、县、镇、村四级老年教育网络。2023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老年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在办好现有老年教育的基础上,将老年教育的增量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市县联动、整体推进,促进老年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拓展多元化办学方式,不断增加教育供给,多层次、多途径为老年人入学提供场所,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办学工作,有效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企事业单位的闲置房产,推动老年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养老机构”。
在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加大公共投入,全方位、多领域推动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银发浪潮”的来袭,也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潜在市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老年教育产业化不仅能促进老年教育资源“量”“质”齐升,使老年教育设施、教育服务等得到快速发展,而且由此衍生出老年文化产品、学习和生活用品等,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同互联网、旅游、康养等产业相结合,还能够发展出许多老龄产业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我市正充分发挥良好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入做好老年教育工作,既是解决老年人在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现实需求,也是发展“银发产业”、激发老龄社会活力的重要举措。
作者: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于雷
一审:王心怡丨二审:李艳丨三审:张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