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漫步东台市五烈镇联堡村,整洁平坦的道路延伸至村庄深处,明亮干净的巷道串联起家家户户,清澈流畅的河道岸清水美……目之所及,皆是欣欣向荣的乡村新景。村民们说,这一系列喜人的变化,源于联堡村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六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通过科学统筹、精准发力、全民参与,让村庄颜值与村民幸福感同步提升。
压实责任,形成整治“合力网”
联堡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六位一体”长效管护模式,涵盖长效管理、村庄道路、河道管理、垃圾清运、绿化管理等关键领域,并构建起一套权责清晰、考核严格的工作体系。村党总支书周有梅亲自挂帅,担任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组长,明确党总支副书记具体负总责,将全村整治任务重新分工,由四名村干部分管四大板块,实现“村干部包干、责任全覆盖”。
为确保管理落地见效,建立“一月一考核、一季一点评、年终总结表彰”的闭环机制,同时创新设立“问题查找员”与“亮点记录员”岗位——聘请一名群众代表每日开展巡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拍照上传工作群,经确认后可获10元奖励;安排一名后备干部捕捉整治中的亮点成果,形成“查问题、促提升、树典型”的良性循环。
精准发力,刷新村庄“高颜值”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痛点”、“难点”,全村掀起一场靶向精准的整治行动。在硬件设施完善上,村里投入资金购置千只垃圾桶,为仇堡自然村配备100多只大垃圾桶,更换破损垃圾桶60余只,从源头上解决垃圾收纳难题。针对基础设施短板,该村修补破损巷道超1万平方米,打通多条“断头路”,清理卫生死角20多处,整治“死沟呆塘”并平整土地8亩多,通过捞淤4条沟头,新增耕地面积8亩,让闲置土地焕发新活力。
河道治理是人居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联堡村将全村河道细分至6名村干部名下,明确每名干部的承包范围与保洁责任,要求对河道内浮萍、水花生等漂浮物及河坡、桥头杂物每三天清运一遍。其中,仇堡自然村粮管所东河因常年未清理,一度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6月底至7月中旬,村里组织人力集中攻坚,累计投入539个工日,彻底清理河道淤泥与垃圾,让这条“顽疾河”实现“岸清水绿”的蜕变。此外,该村还对6户残墙断壁进行拆除,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村庄整体风貌。
全民参与,激活治理“新动能”
联堡村“两委”班子深知,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村民的广泛参与。为调动全村积极性,村里与每户村民签订环境责任状,明确村民在庭院保洁、垃圾投放等方面的责任;同时聘请村民代表、老党员、退休村干部担任环境监督员,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共治格局。为学习先进经验,村“两委”还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先后前往本镇祖泽自然村学习巷道整治经验,到镇南村借鉴河道治理做法,将“他山之石”转化为“治村良方”。
为激发长效治理动力,联堡村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每年投入约4.6万元用于表彰先进。其中,5条清洁河道的管护人每户每年奖励800元;评选出的10条“星级巷道”,每户奖励200度电费;100户“清洁家庭”每户可获200度电费与50吨自来水费;50名“环境守护人”每人发放价值100元左右的物品。“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参与整治还能得到奖励,咱们过日子也更有劲儿了!”村民们看着家门口的变化,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如今的联堡村,巷道一周一扫、垃圾两天一清、河道三天一护,曾经的“脏乱差”变身“净齐美”。联堡村党总支书记周有梅表示,下一步,村里将持续深化“六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巩固整治成果,让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愈发鲜亮。
(何国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