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垛镇高窑村推行灌溉站管理改革节本增效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8-13 17:04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高窑村从去年12月开始对村所属集体资产8座灌溉站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改革八个多月以来,已经取得权责清晰、标准管理、节本增效、资产增值、便民惠民的好成效。

高窑村8座灌溉站均为村集体资产,承担着全村2800亩农田灌溉任务,以往由于村里与承包管理人长期依赖口头约定管理,导致权责不清、效能低下,增加了集体对灌溉站平时维护开支负担。2024年,这些灌溉站在农作物灌溉季出现故障停机5次,单次抢修耗时5天,不仅导致部分田快不能够及时灌溉影响农作物生长,而且增加了村集体支出灌溉站维修费用1.5万元。

针对以上情况,该村坚持改革创新、依法办事,于去年12月结合农村集体资产大排查工作,为改变以往常规集体资产管理模式,让集体资产发挥效能、便民惠民,在村法律顾问指导下,对灌溉站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改革。注重新承包管理合同内容既符合政策法规要求,又贴合村情实际,导入激励机制,创新构建分类合同管理体系,对6座灌溉站按骨干站激励承包制实施,即:实行“乙方按90元/亩收取灌溉服务费后,甲方分级返款(小户23元/亩、大户20元/亩)”机制,建立绩效挂钩激励模式对;2座灌溉站按补充站成本共担制实施,即:执行“乙方缴纳10元/亩管理费+全额承担电费”条款,以经济杠杆倒逼精细化管理,与6名承包管理人重新签定灌溉站承包管理服务合同。

通过短短数月的改革实践,该村的灌溉站管理服务运行迈上了规范化轨道,承包管理人增强了管护灌溉站的责任心,根治了灌溉站服务农村生产农作物生产的弊端,从而达到集体资产在便民服务中效率、效益、效果“三效提升”的目的。今年以来,灌溉站故障停机次数与上年同比下降80%,故障修复时效压缩至2天。成本管控成效显著,村集体维修支出与上半同比支出压降47%,补充站通过自主实施节电措施,电费成本降低5%,设备折旧率降至8%以下,资产寿命延长近1倍,且实现行安全生产零事故,安全责任条款全面得到落实。

从“口水账”到“明白账”,从“惯例治”到“契约治”,该村灌溉站这““一纸合同”的革新,正是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的生动缩影。该村用经济激励机制破解骨干灌溉站“不愿管”难题,以成本共担根治补充灌溉站“能耗高”痼疾,用法治刚性筑牢根基,靠安全责任条款倒逼规范操作,行单方解约权强化契约权威。不足千字的灌溉站承包管理“小合同”为村集体年均减负7000元又有了新用途,用于反哺村公共设施建设,提升了群众获得感。

(王丽丽 季鹏 朱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