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镇华灶村:赋能“红绿”发展有声有色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7-28 15:52

东台镇华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助推乡村振兴、强村富民进程中,紧扣时代主题,积极履行职能,为华灶“红色赋华绿色阜灶”不断增添动能。

近年来,华灶村党总支、村委会结合自身特点,以“台柱子党建‘箍筋固筋’工作法”为抓手,坚持走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之路。他们一方面挖掘整理华灶籍烈士生平事迹,建设以“烽火岁月里的红色印记”为主题的红色长廊,搭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平台,以此激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干事创业热情。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通过录制《华灶村规民约歌》、请人撰写《华灶村赋》等途径,提升华灶人文底蕴,规范村民日常言行。同时,借助媒体平台,打造“神仙豆”农产品文化品牌,拓展薹菜、荷兰豆、扁豆和西兰花市场销路,实现致富增收目标。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既做好“配角”,更当好“主角”。时刻与村党总支“红绿”发展计划同步,围绕主题构建平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营造浓烈氛围,以科学合理的分工协作,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月底,华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能围绕村党总支下月工作重点,制订工作计划,结合各自分工,牵头分步实施,其他成员全力配合。

村里启动挖掘整理华灶红色资源计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积极参与走访年老村民、拜访烈士后人,追根溯源华灶籍烈士生平资料的同时,组织开展“不忘来时路开启新征程”主题宣讲,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总书记有关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激励党群继承先烈遗志,发力乡村振兴,以此告慰先烈,致敬革命英雄。

村两委会计划为《村规民约》谱曲录歌前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村党总支、村委会安排,逐组、逐农户征询村民修改意见。《村规民约》经村民代表一致通过、谱曲录制成歌后,他们又带头学唱,利用一切机会传唱,使之成为“华灶流行曲”,让村民在歌声中潜移默化接受《村规民约》,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华灶赋》古文体让大多数村民“望而却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员逐字逐句揣摩领悟,不懂的就打开百度、翻阅工具书查阅,然后为村民“释疑解惑”,让村民们耳濡目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时对华灶的人文历史、英烈传奇、民俗文化、发展前景等有了更深的了解,以此激发干群爱党、爱国、爱家乡热情。

华灶村种植荷兰豆历史已久,村里巧借国家非遗“董永传说”,打造华灶特色农产品“仙豆”文化品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合制作解说文字和展示图版,并通过会议、橱窗、板报等阵地,对“仙豆”传说大力宣传,在全村形成品牌共识,效果明显。省规划设计部门结合华灶“仙豆”文化特点,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特意将和美华灶,改为“荷美华灶”。

在此基础上,华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结合中心工作和季节特点,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如农忙季节为特殊群体帮工,帮助他们突击采收农作物;组织“冬日暖阳”送温暖,为孤寡老人、特殊人群打扫屋舍、代为办理社保卡升级、为革命伤残军人送慰问品;“美丽庭院”创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员率先垂范,放好样子,还帮助指导左邻右舍开展庭院清理、环境提升,有效提升了华灶整体形象。

据统计:自去年以来,华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组织各类理论学习宣讲38场次,参加学习的村民达1300人次,开展扶贫纾困送爱心活动18次,收益群众100人次,在和美乡村建设、美化植绿、清理河坡秸秆及建筑垃圾、河道保洁等各类公益活动,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人数达60人次。(严兴民 姚子燕 严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