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八月盐城,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在这收获的季节,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胜利举行,带给每一个盐城市民振奋、鼓舞、自豪和憧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群众没有不满意”作为工作追求,凝聚“小确幸”,汇成“大幸福”,盐城市民的获得感更加充盈。近日,盐阜大众报记者走进城乡,走近群众,倾听他们热议全会精神、畅谈民生体验。
“百姓富,要富在高品质生活上。”市委全会提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学位、床位、车位”等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在8月17日的记者采访中,市民纷纷点赞:“市委市政府的民生大计与百姓期盼‘同频共振’。”“我们的日子正越过越红火。”“城乡百姓的幸福将更有‘质感’……”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美丽的新都路小学,这是我们的新校园,风景美如画……”新都路小学二(4)班同学朱书仪在其作文中写道。近年来,我市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真正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2020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中教育供给篇提出新建28所中小学校,新都路小学就是其中一所。去年10月,崭新的新都路小学投入使用,目前共有30个班级1300多名学生就读。
“今年秋学期,我的儿子将转到新都路小学上六年级了。能去这么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校园里上学,我们全家人充满了期待。”江承阳同学的母亲朱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紫薇花园,儿子转到一路之隔的新都路小学上学,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家长接送,完全可以放心地让他和同学步行。
2018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教育设施配建机制,解决城镇发展与学校建设“两张皮”问题,累计投入经费约150亿元,新建成各类学校133所,新增学位14.2万个,学位供给实现质的跨越。今年,我市进一步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实施学校建设项目110个,计划总投入213亿元。
“疫情期间,孩子生病需要住院治疗,本来这是一件让我们非常头疼的事。”家住亭湖区惠民花园的陆云平告诉记者,住院前她有很多担忧,“床位紧张不紧张,吃住方不方便,孩子能不能适应……”但住到市儿童医院病房后,这些焦虑全都烟消云散了。“儿童医院的病房布置得既干净又温馨,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非常好,对病人和陪护人员体贴周到,特别是疫情期间各项管控和核酸检测等非常严格,令人放心。”儿内科护士长杨卫云回忆:“以前在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工作时,常出现床位紧张的状况,有时甚至需要在过道里加床,自从儿童医院建成后,亚专科划分更细,孩子住院加床的现象不再出现了,还有了充足的备用病房,让市民看病更安心!”
盐城市儿童医院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自去年6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市一院上下倾力支持,用优势的技术力量“加持”儿童医院的发展。目前,我市正努力推进市儿童医院二期工程建设。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303个,现有病床4.33万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6.46张。今年,全市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卫生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57.62亿元。
统筹数量,做“加法”提高停车泊位有效供给,做“减法”抑制不合理停车需求;适度增量,通过推进一批停车场建设,增加停车泊位供给;盘活存量,促进社会停车资源共享,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近年来,我市秉持“善治交通”的理念,以“绣花功夫”巧治停车难题,全面开启智慧停车服务民生的新时代。“政府的规范化管理,既方便了办事群众,收费也很透明。”市区解放南路宏都花园附近,办理银行汇款业务的市民张先生一边使用盐城停车App查询停车费用,一边对记者说:“根据停车时长收费,白天15分钟内免费,车主都是快停快走,停车位的循环利用率也高了。”
蓝图绘就风正劲,扬帆破浪奋进时。“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建设更多新时代的‘宋公堤’……”全方位构筑民生幸福,盐城步履铿锵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