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报纸鲜新闻 建市40年·百姓说变化|新“三灶奶奶”住进“小洋楼”

2023-05-05 07:44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张长虎 字号:

1995年1月22日一版刊发《三灶奶奶不再手叉腰》

开栏的话

2023年是盐城市撤地建市40周年,本报今起开设《老报纸鲜新闻——建市40年·百姓说变化》专栏,选取建市40年来本报有典型意义的报道,通过回访报道中出现的人物,听他们讲述这40年来生活中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巨大变化,共同感受盐城前行的铿锵步伐。


2023年5月1日早晨,太阳渐渐升高,晨雾散去,喊孩子起床声、大人拿着农具下田做工声响成一片,阜宁县三灶镇十灶村祖庄新型社区家家开启新一天的忙碌。随着悦耳的手机铃声,43岁的嵇银香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到楼下厨房煮鸡蛋、热牛奶。吃完早饭,嵇银香发微信向在无锡打工的老公、在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读书的女儿问平安。快到8点了,她开车到离家500多米的友玲养殖场,看看小猪的生长情况。她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1995年,本报记者束方群(笔名方群)到当时的阜宁县三灶乡祖庄村,采访该村65岁的徐宝芬勤劳致富的事迹。这一带流传一句顺口溜:“九灶打铜,十灶打包,三灶奶奶手叉腰。”当时人们说,徐宝芬曾经致富无门,就是三灶奶奶的代表,只有手叉腰。后来,她在市财政局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通过养猪走上致富路。束方群将徐宝芬的故事写成新闻稿《三灶奶奶不再手叉腰》,在本报1995年1月22日一版刊发,并很快在《人民日报》二版头条刊发,《农民日报》也转发该稿,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该稿还获得1995年江苏省报纸好新闻二等奖。

2000年9月,三灶乡改为三灶镇。2001年,三灶乡砖桥村、祖庄村、洋洼村三村合并,成立十灶村。2003年,徐宝芬因病去世,2013年她儿子祖剀生又不幸去世。嵇银香与徐宝芬奶奶是邻居,两家相距不到100米,她从小就听大人说徐奶奶养猪致富的故事。

苦钱、苦钱,不辛苦哪来钱!这是徐奶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嵇银香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决心向徐奶奶学习走勤劳致富路。结婚后,她一人在家照顾孩子、种责任田,让丈夫祖丰华到浙江打工,一年收入十万元左右,刨去各种开销,嵇银香家一年还余个五六万元。

阜宁是全国有名的生猪大县,嵇银香想和徐奶奶一样饲养生态猪。2008年,嵇银香和村民刘海将合伙建起了友玲养殖场,一开始养三四十头猪,现在已经有1000头,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友玲养殖场花了十五六万元买了辆小轿车跑业务,还买了辆卡车运猪。

一提到住进“小洋楼”,嵇银香就笑得合不拢嘴。

嵇银香家以前是三间半砖瓦房,总计不到80平方米。房子是20世纪80年代初砌的,都是空心“斗子墙”,年代长了,下雨漏雨,刮风透风。

2018年阜宁县住建局为村里统一规划建设新农村居住点,小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嵇银香买了145平方米二层小楼,楼上三个房间,楼下两个房间,另有客厅、厨房及两个卫生间。抵去老房拆迁补助、地方政府补助的钱,嵇银香买房只花了十万元,装修又花了十多万元。2020年,嵇银香一家乐滋滋地搬进了“小洋楼”,门牌号为祖庄新型社区50幢1号。

十灶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柏祥说,十灶村祖庄新型社区占地面积约104亩,共建有庭院式房屋59幢168户,目前入住率达99%,成为群众幸福宜居家园。

李柏祥说,老顺口溜现在没有多少人记得了,现在流传一句新顺口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三灶奶奶小车驾”。嵇银香就是新“三灶奶奶”的代表。近年来,十灶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现有千头猪场1家,万头鸡场2家,水产养殖面积1600亩,稻麦两季成片种植2600亩,高效实施农业220亩。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3.6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60元,村里有20多户购买了小轿车。2016年以来该村年年被三灶镇党委、政府评为综合先进村,2018年被阜宁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获评盐城市平安民主法制示范村(社区)。

编辑:苏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