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盐阜报” 征文丨永远的“每周一问”

2023-04-23 15:39 来源: 字号:

“同样是石头,修养却使它成为一尊美的雕塑。”

也许您会感到有些奇怪,怎么突然没头没脑地冒出这么一句“格言体”的话语来呢?

因为,这是我在《盐阜大众报》发表的第一篇文字!

话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

那时,十六七岁的我,正在市区一所医药院校读书。课余时间,我喜欢去阅览室翻翻报刊,每当看到一些意味隽永的格言警句,总要抄录下来。

一次,在翻阅《盐阜大众报》周末版时,蓦地看到一个专栏,栏名叫“每周一问”。尽管此栏的“领地”只有豆腐块大,却一下子将我牢牢吸引。

只见栏头下面是一个题目,再下面是一组由读者撰写的“格言体”文字。文字短小精悍,一般就是一句话,但都是围绕那个设定的题目来写,宛如根据一个人的“设问”来“答题”。

记得那期的题目是“秋天”,五六位作者来自全市不同地区、行业,虽然每条只有二十字左右,却言之有物、角度新颖、文字优美、内涵丰富、韵味十足,融自然、哲思、人文和情怀于一体,颇为耐读。

品读完这期,禁不住又往前翻看。等将报夹上一叠墨香氤氲的《盐阜大众报》看完,我才知道,原来,这个“每周一问”专栏已开设了很长时间,吸引了大量读者和投稿者。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了当时的一个“名专栏”。

看着那一个个变成铅字的文字,和后面的作者姓名、单位或住址,我的心头痒痒的,为什么不能也写上几条试试呢?

等晚自习结束后,一回到宿舍,我就放下帐子,在里面构思起“每周一问”应征稿来。任凭帐外一片喧腾,也影响不了我的凝神“长考”。

当时,下一期的题目是“修养”。如何围绕这个主题“作答”呢?我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一口气写了十来条,又工工整整地誊抄在信纸上。

第二天一早,我就将应征稿寄了出去。随后,那饱含憧憬的期待就如潮水般,澎湃着,回旋着,一次次漫过心扉。

终于到了星期六,可学校阅览室例行闭馆,我急得团团转。听同学说附近的登瀛桥头有阅报栏,里面有《盐阜大众报》,我连忙赶了过去。

灿烂的晨光中,古朴的登瀛桥如一条长虹,飞架在串场河上。桥头的阅报栏前,围着一群人,在阅读当日的《盐阜大众报》,并边看边议论着。

我急急地靠了上去,悄悄地寻找着“每周一问”。很快就找到了,心里一阵激动,更激动的是,我的投稿居然被采用了!

见自己的文字第一次在《盐阜大众报》上变成铅字,我的高兴劲简直无法形容,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和幸福!

随即,我又产生保存这期《盐阜大众报》的想法。学校阅览室虽然订了一份,但须存档,怎么办呢?我想到有位亲戚,就在市区的一家单位工作,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摸了过去。

所幸,亲戚的单位星期六正常上班。听我说明来意,她夸奖了我几句,然后去办公室,找了一份《盐阜大众报》给我。

从亲戚手里接过《盐阜大众报》,我只觉得手里沉甸甸的,不亚于接过一份厚礼。这份厚礼也被我一直珍藏着,几次搬家都没舍得扔掉。

那篇“处女作”虽微不足道,却点燃起我的文学梦。

此后,我的写稿热情一发不可收。几乎每期的“每周一问”,我都积极“作答”,而该专栏里也隔三差五就会出现我的名字。

说实在的,每次的“答案”虽然仅是只言片语,却也凝聚着无数心血。为了写好“每周一问”,我比过去更加勤于读书、思考,乐于观察生活、感悟美好。有时,宿舍熄灯后,我还点上蜡烛“续战”,只为那每一句“答案”都能出语不凡,让人回味,给人启迪。

几年时光,仿佛弹指一挥间。从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小镇的卫生院工作。时过境迁,几乎一切都在变,可我为“每周一问”写稿的劲头一直未减,它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一种雷打不动的习惯。

算起来,我前前后后共在“每周一问”专栏发表文字一百多条。它们犹如一条条小溪,不似江河般起眼,却也滋润过一方方心田,让我的青春岁月一片葱茏。它们又宛若一缕缕萤火,不似星月般夺目,却也为我生命的夜空增添过些许微光,些许美丽。

而读者的共鸣,不仅是对我孜孜付出的回应,更给我以莫大的鼓励。那时候,经常会收到读者来信,与我交流阅读“每周一问”的感受、启发,探讨对人生、生活、未来的期许。有些读者后来成了我的“长期笔友”,至今仍保持着联系。

通过“每周一问”,我还结识了不少文友。王洪武、张大勇、王加祥、刘庆宝、夏海、张建忠、袁表、戚涤尘、智原、戚思权……这些我随口就能说出一长串的名字,当年都是“每周一问”的常客。他们大都与我一样,从“每周一问”起步,渐渐向散文、小说、诗歌或新闻等领域延伸,有的还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时至今日,文友们聚会时,依然会有人提到当年的“每周一问”,总能引发一片感慨。大家的感激之情其实是一致的,没有“每周一问”,或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就不会走上业余写作之路。

每每回首来时路,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每周一问”,想起它对我的引领、激发和帮助,想起盐阜报人为之付出的无限辛劳。可以说,我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每周一问”的滋养。

而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也时常对自己“每周一问”:你做了些什么?丢失了什么、滋生了什么……这千万次的问,每每让自己汗颜,更给自己以警醒和力量,一如当年笔答“每周一问”时的感觉。

如今回过头来看,当年的“每周一问”之所以那么“火爆”,我觉得主要是它切准了时代的脉搏、契合了读者的需求、弘扬了向上的力量、点燃了奋斗的激情。

它的“设问”上连天线、下接地气,从广袤世界到一草一木,从时代变幻到朝夕风雨,从民族史诗到街巷足音,从大国之路到柴米油盐……而它的“答案”更是精彩纷呈,虽篇幅短小,却直击人心,以充盈的正能量、浓郁的烟火气、蕴藉的哲理性、人生的真滋味,给千千万万读者带来心灵的慰籍、荡涤和激励。

据悉,“每周一问”从诞生到结束,先后有数千位读者投稿,给出数万条“答案”,让数亿人次读者受益。那一条条隽语,来自大众,又润泽着大众,不正与《盐阜大众报》的办报宗旨一脉相承吗?

“每周一问”,你如一颗种子,已深深地、永远地扎根于我的心原,并化作四季苍翠、一地芳菲……(孙成栋

孙成栋
编辑:顾原源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