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现代服务业是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就要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就要提质增优,促进重点行业集聚集群发展;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工程。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重大转变。全球现代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多国现代服务业产值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并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全球“两业”融合发展呈现出制造业有效稳定经济大盘,但总体服务投入水平不高;制造业贸易呈下滑,高端智能服务驱动力不强的态势。
“两业”融合 现状及重点领域
盐城“两业”融合的现状。近年来,盐城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家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不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是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盐城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重点发展现代供应链管理、全产业链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产业等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赋能,推动制造业企业向研发设计、一体化解决方案等高附加值服务环节延伸,现代服务业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积极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盐城是在全国较早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试点城市,通过提升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水平,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而带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规模以上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营业收入增速持续回升,经营效益保持平稳。三是高技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高技术服务业占全部规上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加,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呈上升趋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近50%。四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度有待提升。虽然盐城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存在制造业以中低端加工制造为主,缺乏高精尖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导致其对现代服务业需求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有效拉动服务业增长;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科技领军型现代服务业相对缺乏,从而影响了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作用。
“两业”融合的重点领域。一是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聚焦发展在线研发、数字金融、智慧物流、在线检测、工业电商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在线新经济,推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区块链等技术在咨询、信用、知识产权、广告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应用。二是坚持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聚焦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等新业态发展,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三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有效融合。要聚焦促进重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提升新能源装备产业、高端新材料产业、高端纺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能力。四是引培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聚焦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鼓励有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展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建设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五是完善全产业链工业设计体系。聚焦推进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建立“设计+”价值提升体系,支持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
“两业”融合 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准确把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推动服务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加快构建盐城“创新开放、融合共享、供需协调、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优化现代服务业行业结构。构建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一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服务能力,围绕培育标志性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集群,以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服务型制造发展需求为引导,超常规开放式发展专业化、国际化、知识密集生产性服务业,以引领支撑制造业增强产业链韧性;二是促进公共性服务业降本增效。重点降低医疗和教育成本,同时大力支持环境保护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发展,促使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走向标准化和公平化。三是改善生活性服务业服务品质。提高生活服务的精细程度与品质,加快发展健康、养老、幼儿养护、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现代服务业,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
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一是推动产学研融合。采取合作共建智库、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等方式,企业、政府和高校协同创新,调动所有生产要素和创新主体参与创新。二是打造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区和科技服务园区。要重点支持骨干企业自主研发,加强行业协同创新,完善行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如建立科技服务企业聚集区。通过推动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积极推进“僵尸企业”“低效楼宇”清理,盘活集聚区内存量资源,整合提升集聚区集约水平和亩均效益。三是建立先进制造业孵化机制。为先进制造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募资上市的全过程孵化服务。探索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模式,建立从创业项目路演、项目评估、风险投资引进、产业对接到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扶持机制。
促进“两业”深度融合。一是强基础补短板,提升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韧性。补齐短板、做强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保持先进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现代化工业体系,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持续提升先进制造业产品质量与水平。通过生产端提高先进制造业产业质量标准和生产能力,通过市场端加大市场质量监管等系列举措,有效促进先进制造业产品质量和水平迈向新台阶。三是先进制造业发展要能有力支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部门服务水平高,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同时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越高,越能吸引更多技术、资本和资源集聚,有效推动现代服务业上层次迈台阶。
推动“两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是建立高层次统筹协调机制。尽快梳理急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目录,强化科研机构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加速推动关键领域技术瓶颈突破。支持有条件的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成集智能制造、技术支撑、创新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联合体,充分结合“揭榜挂帅”机制,促进各类制造业主体协同创新,加快突破现有薄弱领域“卡脖子”瓶颈。二是以现代服务业为牵引助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快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领域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积极发挥新一代智能技术的牵引作用,超前布局未来新兴领域,培育一定数量的先进制造智能化领军企业,牵引制造业智能化加快转型。三是加快“两业”的“技术+市场”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和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提升现代服务融合创新能力,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服务示范。面向市场需求与智能制造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着力完善高端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措施,打造高层次现代服务人才与高端智能制造人才,不断助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殷凤春为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中韩<盐城>产业园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健为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中韩<盐城>产业园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