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报全媒体讯(蒋美娣 董心悦)2月15日,位于溧阳的康特机具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完成压膜、剪切、打磨、拼装等工序,堆成山的小镰刀将被装箱运走。另一边的港口,装有23.6万把镰刀的集装箱全部完成查验,顺利装柜发往阿联酋。
“这样的镰刀,一天能生产成品1万件、半成品3万件。”康特机具总经理方赟信心满满。刚过立春,方赟手上的订单量已超去年全年,按照需求还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溧阳南渡镇是全国著名的农具制造镇,现有农具生产企业20余家,早早依靠小镰刀、小锄头们打开了国内及日本市场。随着农具越卖越好,方赟在这两年萌生了开拓新市场的想法。“经过前期调研考察,我们选定了阿联酋等目标市场。”方赟说,当时的难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产品顺利走向这些国家,站稳脚跟。
海关企业联系人帮了大忙。了解企业需求后,常州海关成立了专业团队前往企业调研。在改善防疫除害处理设施、提升防疫除害处理能力、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对企业精准指导,确保符合监管要求。还全面了解目的地国的准入要求,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检测项目、适用标准等技术指导,量身定制自检自控计划,出口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保通关才能订单稳。针对企业抢出口时间、产品着急通关的需求,海关采取“即报即放”“线上预约+线下验放”等模式,实现第一时间验放、当天装车,全力保障通关,确保订单完成,抢占市场先机。
15日,随着今年首批出口阿联酋的小镰刀顺利装柜,方赟对开拓市场越来越有信心。“2022年农具出口突破亿元,客户增加了新订单,我们还陆续开拓了阿联酋、美国等海外市场,好消息接踵而至。“方赟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常州海关陆续帮扶牛蛙、大闸蟹、抹茶粉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今年,常州海关将继续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用好企业问题清零机制,大力推广“互联网+”查检、原产地证自助打印等便利举措,帮助更多农产品企业拓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