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 为全球城市湿地生态保护最高荣誉
2022-11-11 04:34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颜廷亮 丁中明 陈婷

日内瓦时间11月10日17时(北京时间11月11日0时),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湿地城市授牌仪式上,《湿地公约》秘书处向包括盐城在内的全球25个城市颁发了“国际湿地城市”证书。在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地之后,盐城再添一张耀眼的国际名片。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11月8日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无人机照片)。

国际湿地城市代表一个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需由各国政府提名,经国际湿地组织评估认证确定,是全球城市湿地生态保护领域的重要奖项,规格高、分量重、成色足。盐城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成果,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为湿地保护融入城市发展提供了城市样本和范例。

盐城位于中国黄海之滨,是一座生长在湿地上的城市,资源禀赋优越,是全国唯一拥有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世界自然遗产的地级市;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每年约有300万只候鸟在这里停歇、繁殖和越冬,在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规模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全球重要性。

一群灰鹤在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翔(11月8日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标准十分严苛,除了行政区域内湿地率在1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这两项刚性指标,还要充分考虑湿地的级别,以及湿地与人类的关系。2018年底,盐城全面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以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指标为创建标准,不断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系统提升城市湿地品质,有效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市湿地面积76.96万公顷,湿地率达38%,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2%。

近年来,盐城将“生态共识”转化为“生态行动”,探索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着力打造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区域,实施了一系列生态重建、辅助再生、自然恢复、保护保育等生态修复项目,构建了湿地保护和运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2022年和2023年全球滨海论坛会议举办地。

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拍摄的麋鹿(11月9日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无人机照片)。

从“世界自然遗产地”到“国际湿地城市”,独此一份的生态财富再获世界顶级认可,对于盐城来说,是荣耀更是责任。盐城将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统领,全力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宜居之城,加强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擦亮“国际湿地、沿海绿城”城市品牌,为世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国际湿地城市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盐城模式,为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作出盐城贡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