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盐城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坚定不移推动民生改善,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奋楫争先。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党政机关的“紧日子”换人民群众的“好日子”。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迅速掀起传达学习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热潮,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抓好重点人群,促进就业稳定提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百姓“饭碗”,关乎千家万户获得感。“全会报告强调,要办好群众牵挂的关键事,首要的就是稳就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积极推动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8月10日,正在集中学习的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孙小峰表示,上半年,该局顶格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定就业和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同比增长2.3%,完成年度目标的57.2%。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但与此同时,服务重点企业引才用工任务艰巨,高校毕业生来盐留盐仍有提升空间,该局将以开展“千名党员服务千企”为抓手,一手抓服务发展,一手抓稳定就业,努力以就业之“稳”,促经济之“进”。
资料图
市社保中心主任蔡葳表示,人社系统将强化责任担当,倾心尽力增进民生福祉。目前已启动实施新一轮社保扩面征缴三年提升行动,截至6月底,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68万人。全面完成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城乡居民三类人员待遇调增工作,214.92万人受益。在全省率先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率先实现“快递小哥”市域工伤保险全覆盖。
“按照全会报告要求,全市人社系统将攥指成拳、以点带面,坚持‘项目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工作思路,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江苏沿海人才市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孙众嵚说,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是事关千家万户的“关键事”,我们将按照全会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加大高校毕业生招引力度。坚持市县联动、部门协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入开展“万名学子聚盐”行动,一周一高校、一月一主题,线上线下密集组织岗位发布、直播带岗、进校入企;高质量承办沿海人才峰会子活动,组织驻盐高校学子“进企入园”,开办“黄海明珠”人才沙龙,打造“一站式、一网式、一卡式”人才服务升级版,确保全年引进高校毕业生3.5万人以上、驻盐高校毕业生留盐率30%以上。
资料图
“全会提出要兜牢底线,在我看来,兜底线就是兜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同样事关千家万户。”市就业中心“就业一件事”窗口负责人杨郑华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力度,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扩围政策,及时兑现失业保险待遇,扩大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享受范围;依托就业培训“云眸工程”试点,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力度,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各类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兑现社保补贴政策。
“六增”赋能“双减”,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过去,孩子放学后的时光如何度过,对我们双职工家庭来说真是个难题。自从学校有了课后延时服务,这再也不是问题了。”市民王女士的孩子秋学期即将升入三年级,她说,“双减”以来,不仅孩子轻松了,家长负担也减轻了。现在孩子的放学时间与家长的下班时间基本同步,不但解决了接孩子的难题,孩子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兴趣爱好。
资料图
“全会强调,持续落实‘双减’要求,我们深感责任在肩。”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建立“双减”工作市级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对“双减”工作协同领导。在全系统统一思想认识,提出必须多措并举、统筹施策,以“六增”(即课程增“融”、课堂增“效”、作业增“质”、教师增“能”、家校增“联”、校外增“控”)赋能“双减”。
“全会报告提出,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盐城的孩子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为我们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该负责人说,徐书记的报告饱含着为百姓的深厚情怀,引领人心、凝聚人心、振奋人心、温暖人心,为我们描绘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今后教育系统不仅要通过“双减”为学生减负增能、提高综合素养,还要开展“教育学南通”专项行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清北“强基计划”,下功夫改变高考“高峰”少状况;更加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倡导“适合教育”理念,切实减轻全社会教育焦虑。此外,还将策应全市“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扩大工业机器人等16个专业办学规模,使专业与产业吻合度提高80%以上。围绕无人机等产业,与企业共建一批“创新中心”和高水平实训基地,持续深化驻盐高校校地合作和协同创新,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贡献份额。
办好身边小事,切实关注民声民情
在万户新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惠及万户新村千名老人的“长者幸福食堂”,每天中午,热气腾腾的菜品准时摆放出来,打菜窗口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前来就餐的老人们一边吃着营养均衡的饭菜,一边与同伴聊着家常,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据了解,考虑到老人生理特点和消化能力,助餐点每天对菜品进行设计和搭配,营养餐坚持周周有食谱、天天不重样。
“全会提出,办好温暖人心的身边事,要求切实关注民声民情,充分听取‘民声’,科学谋定‘民生’,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让群众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琐碎小事中,得到更多的幸福感。”亭湖区五星街道万户新村社区党委书记陈建东说,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为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万户新村是市区建成最早、最大的开放式商品房住宅小区,1万多人口,其中三分之一是老年人。而这个群体中,空巢、残疾、失能者也占比不小。为了让这些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物美价廉的“暖心饭”,亭湖区将该小区列为省级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改造提升。五星街道回租了280平方米的经营性用房改造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引进了“禾康”智慧养老,为小区老年人提供午餐、晚餐和日间照料服务。不仅如此,社区原有的一幢193平方米的服务用房,也被改造成为老年助浴中心,服务对象以“65周岁以上分散供养的失能、半失能、残疾、特困和其他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为主,提供集中或上门“个性化助浴”服务。
工作人员为洗浴后的老人提供按摩服务
“我们将精准把握全会报告内容实质,确保把全会精神学深悟透,找准社区定位,明确目标任务,从小事入手,从小事抓起,切实解决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急难愁盼问题。”陈建东说,按照全会精神,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党建联动、资源联合、品牌联创”“三联”模式,扩大居民参与,推进资源链接,为社区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统筹推进各类为民服务项目、多元文化的集聚、交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