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生福祉在信息化时代更有“质感”

2021-12-30 09:25 来源: 字号: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描绘出“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时间表与施工图,不仅是“十四五”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工作指引了前进方向。

中国在20多年时间里,从一条网速仅有64千比特每秒的网线起步,到如今超10亿的网民规模,群众的衣食住行已离不开万物互联,数字生活新形态日益丰富,数字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规划》指出,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一轮国家信息化规划蓝图已绘就,满满的“民生大礼包”,让民生福祉在信息化时代更有“质感”。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民生保障工作与“云”同行。公共服务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有助于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规划》明确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公共卫生应急数字化建设与智慧养老服务拓展等纳入优先行动,从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关键问题和战略要点出发,着力扬长补短,全面协调,系统推进信息化发展。全国各地应当坚持问题导向,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理念为指引,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教育、就业、社保住房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倾力打造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民生保障体系的便民应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以高科技赋能民生保障,让群众生活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让数字中国建设未来可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数字中国建设的行动方向。近年来,我国网信事业蓬勃发展,逐渐融入群众日常生活,释放出惠民利民的巨大能量,让民生保障工作成果遍地开花。“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化发展,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智慧旅游、AI会诊等智能化生活方式全面普及,让美好生活更加触手可及;我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依法筑牢个人信息的“防火墙”……一项项有温度、有力度的重要政策举措为中国网络与信息化发展厚植土壤、注入动力,网信事业实现了新跨越,为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

建设数字中国恰逢其时,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既要持续不断地解决好民生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更要着力以信息技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网信事业发展高地,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在信息化“深水区”行稳致远,更好地托举起群众的美好生活。

盐城 海棠
编辑:洪云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