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不负期望接续奋斗——“强富美高”新盐城越写越精彩

2021-08-16 09:32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

盐城东望,大海澎湃,滩涂绵延,鹤舞鹿鸣,万鸟翔集。伴随着582公里的海岸线,盐城面朝大海、向阳生长,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幸福成色不断刷新……太多的变化、太多的惊喜,镌刻在这座千年城市的脸上。 

但总有一些“不变”的规律贯穿其中,体现在每一项决策里,体现在每一个规划上,体现在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这最根本的“不变”就是——盐城市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在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中展现更大作为。 

近年来,盐城市委始终紧扣“强富美高”宏伟蓝图,按照省委赋予的“面朝大海、向海发展、赋‘能’未来,成为绿色转型典范,让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目标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富民兴市”战略,大力践行“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路径,坚定“产业新盐城、开放新盐城、生态新盐城、幸福新盐城”目标追求,只争朝夕、接续奋斗,提高标杆、励精图治,奋力迈好发展的每一步。 

凭海临风,视野越宽,格局越大。回首波澜壮阔、澎湃发展、日新月异的过往,“中央有要求、省委有部署、盐城有行动、落实见成效”已成为盐城发展的鲜明特质,“强富美高”新盐城这篇大文章越写越精彩。 

矢志向海图强,蕴聚高质量发展“强动能” 

2020年,盐城地区生产总值列全国302个同类地级市第14位,在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中排第13位;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连续6个月全省前三,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列全省第二……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经济发展答卷,浸透着盐城上下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辛勤汗水。今年以来,盐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平稳、稳中有进、进中见好、好中蕴新”的态势,为奋力实现“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开好局提供了强劲支撑。 

对发展的认识,往往在发展中廓清。盐城沿海资源丰富,地处长三角北向沿海发展轴与淮河生态经济带东西发展轴的交汇点,面向广大东北亚地区。优越的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让盐城成为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对外开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前沿阵地。 

“沿海”,对于盐城已不再是一个距离海边远近的地理概念,而成为一个更为宏观的区域经济概念。 

面海则兴、向海则强,发展沿海是盐城的必然选择。钢铁、能源、再生纸、物流四大产业基地在盐城沿海加快形成,德龙镍业、远景能源、金光纤维素纤维、中海油LNG等一批重大项目也在这里加速集聚。今年上半年,钢铁、新能源等四大主导产业全部实现增长,合计开票1847.6亿元,构筑出经济发展竞争的新优势。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此盐城人坚定不移、孜孜以求。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投入数亿元财政资金的“科技创新突破年”活动应时而生,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正在盐阜大地变成现实。 

风从海上来,实干赢未来。现在的盐城人正以全新的眼光东望大海:坚持向海发展战略取向,抓住用好新一轮沿海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发挥中韩产业园国家级开放平台优势,南下融入长三角、北上连通环渤海、东进对接东北亚、西拓联动中西部,努力把盐城发展的“小气候”融入全国发展的“大格局”。 

坚持人民至上,“小确幸”汇聚民生“大幸福” 

如果问,生活在盐城,幸福感来自哪里? 

答案是,源自盐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群众没有不满意”作为工作追求。 

每年近80%的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连续16年兴办民生实事,数百万市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老百姓各类收入与保障高线不断刷新、底线一再提高、差距逐步缩小,被评为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十佳典范城市……这些年,“百姓富”浓墨重彩地写入盐城发展的历史篇章,盐阜老区人民的日子正越过越红火。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盐城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富民伟业中躬身实践,努力建设更高质量的“百姓富”,让百姓身边的“小确幸”汇聚起民生“大幸福”。 

就业稳了,居民收入才能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盐城新增城镇就业54万人,居民收入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2个以上百分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8年高于城镇居民。盐城覆盖城乡各类人群、制度架构基本健全、待遇水平稳步增长、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给予人们更加踏实的获得感。 

小康路上一户不少、一个不落,决定着盐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18.36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10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2个省重点帮扶县如期摘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奋斗的新起点。盐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更多农民融入乡村产业发展中。 

房子是安身立命之所,也是心灵栖息地。改造棚户区、整治老旧小区、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加快建设安置房,盐城50万城乡居民改善了住房条件,圆了“安居梦”,握住了“稳稳的幸福”。教育事关每个家庭。盐城聚焦百姓对教育事业的期盼和需求,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盐城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

践行“两山”理论,刷新绿色生态“高颜值” 

2019年7月5日下午,盐城迎来了永载史册的高光时刻。这一天,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黄(渤)海湿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国第14处、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 

绿色是盐城最厚重的底色,好生态是盐城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长三角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盐城拥有长三角最大的绿肺、最好的空气、最多的珍稀鸟类,黄海的雄浑气魄与星罗棋布的湖荡灵气在这里交相辉映。 

透过这生命的绿色、幸福的景致,听到的是盐城人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铿锵脚步声,看到的是盐城人绘就的天蓝、地绿、水净、气爽、城美的宜人画卷。绿色,已成为令盐城人引以为豪的“标志色”。 

盐城人不仅有货币形式的财富,更有生态形式的财富。去年所有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串场河、新洋港、通榆河全域整治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在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中,盐城名列全国第19位,成为全省唯一进入全国前20位的城市;造林面积连续3年全省第一,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 

“盐城黄海湿地成功申遗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保护自然生态提供了创新典范。”7月17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章新胜对我市保护管理世界遗产的不懈努力给予高度赞赏。当天,由盐城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边会在福州成功举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盐城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用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治保护人居环境、自然生境,一幅美得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的大美盐城画卷,生动铺展。 

涵养城市气质,焕发社会文明“新风尚” 

盐城的美,不只是“绿水青山”,更有盐城百姓的张张笑脸。 

2020年11月20日,是值得每一个盐城人引以为荣的日子——盐城以三年综合排名全国第二的优异成绩,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城市”。六年艰辛,一朝蝶变。这一刻,光荣写在每一位盐阜儿女的脸上,更全面提振了盐城人的城市自豪感和发展自信心。 

人,因文明而美;城,因文明而兴。近年来,盐城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厚植精神文明沃土,学习宣传凡人善举,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道德典型、身边好人不断涌现,“厚德盐城”品牌更加响亮。

向上向善的文明温度、文化厚重的文明深度、覆盖城乡的文明广度,“文明”已然成为盐城人共同的精神追求。行走在盐阜大地,街区、商场等公共场所,一幅幅主题鲜明、创意新颖的公益广告,生动传播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市主干道公交站台、遮阳挡雨棚,张贴的“中国好人”公益宣传画,滋养着每一个盐城人的精神……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盐城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慷慨以赴、冲锋在前,广大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履职担当、恪尽职守,广大志愿者和人民群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党爱国、敬业奉献、团结友爱的公民道德要求,彰显了盐阜儿女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担重任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爱国情怀。 

“把在抗击疫情中锻造出来的拼劲、狠劲、韧劲,延续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去!”昂首迈入“十四五”,盐城对照更高标准、对标群众新期盼,吹响了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冲锋号,全市域、全领域、全体系推进新一轮创建工作,持续提升城市建管水平、社会文明程度,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黄海之畔,一座人人共享的文明之都、典范城市,轮廓已然清晰。 

奋进新时代,砥砺新征程。昨天的奋斗写就今天的成绩,今天的奋斗必将成就明天的荣光。盐城将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一如既往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接续奋斗、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更加壮美的“强富美高”新篇章!

陈辉 王叶州 杨磊 赵伟伟 周樑
编辑:洪云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