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持续深化
文旅融合市场引爆
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旅游市场日渐活跃
……
盐城文旅行业,
始终聚焦“文旅融合”方向和
“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动摇,
努力将世界级资源
转化成世界级产品。

八方游客纷纷打call,
盐城正以蒸蒸日上、
昂扬奋进的姿态,
日渐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今年“五一”小长假
我市各地景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每个景区都捧出丰盛旅游大餐,“宠爱”八方来客。全市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43.08万人次,与2019年同比增长60.4%,实现景区综合收入1.43亿元,与2019年同比增长141.75%。

△荷兰花海
今年端午小长假
我市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旅活动,把端午文化融入美景之中,让游客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体味端午民俗,感受非遗魅力。小长假3天,我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61.42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28.6%;实现景区综合收入5201.6万元,同比2019年增长46.7%。

△大洋湾晃桥欢乐多。图片由景区提供
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
作为江苏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这里有
壮美的滩涂湿地、
古老的串场河、
旖旎的湖荡风光、
浓厚的红色文化、
璀璨的夜经济
……

△地球之肾 孙华金 摄

△湖荡风光 缪宜江 摄

△串场河

△新四军纪念馆
各方游客慕名而来
纷纷打开心扉,
深度体验“盐城美”。

△游客在黄海森林公园
盐城着力推进文旅融合、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化布局,高起点编制文旅发展规划,形成“1+5+19+N”全域旅游发展格局。“1”就是集中力量打响世界自然遗产金字招牌;“5”就是抓好“探秘自然遗产,解码古老串场,戏水湖荡湿地,寻踪黄河故道,传承红色基因”五大精品线路,丰富阐释盐城内涵;“19”就是整合提升全市19家旅游园区,以点带面促进区块升级;“N”就是加强统筹发展,共同构建“全域旅游、全景世遗”发展新格局。与此同时,坚持项目化推进理念,推进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
文旅融合市场引爆。荷兰花海《只有爱》引爆长三角,成为省文旅融合标杆项目,《天仙缘》《印象大纵湖光影秀》《镜花缘》《船说海棠》,以及大洋湾唐渎里美食节、黄海森林公园音乐节、森林奇遇记儿童剧、水街中秋主题庙会等受到市场热捧,被誉为文旅融合“盐城现象”。一批体验感、参与度更强的旅游产品投入市场。

△《只有爱》演出现场

△《船说海棠》演出现场。
越夜越美丽。我市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旅游+”夜购、夜食、夜游、夜宿等业态发展,打造荷兰花海、东晋水城、盐镇水街等一批景区夜游消费集聚区,培植建军路、聚龙湖商圈等一批文旅商消费集聚区。

△盐镇水街漂舟戏苑夜景。
全域旅游持续深化。我市坚持市场化服务导向,始终聚集游客需求,围绕市场导向,加快服务配套升级。出台旅游园区建设指导意见,整合提升重点旅游园区,加快旅游经济带建设。1436公里美丽乡村公路串珠成链。大丰、东台分别创成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服务体系完善升级。

△旅游公路1号线
旅游市场日渐活跃。紧扣高铁时代,深耕长三角、华北市场,承办江苏省乡村旅游节,举办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等品牌活动,组织史上最大规模“苏心游·最盐城”活动,唱好盐城旅游四季歌,将盐城变成南联北上、东进西拓的旅游集散地。
区域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活跃,持续举办吸睛文旅活动,对外交流影响持续提升。
盐城旅游热度持续高涨
权威媒体纷纷关注点赞
中华海棠园、黄海森林公园、大纵湖、安徒生童话乐园等景区的精彩活动陆续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中国新闻》。
学习强国、人民日报、中新网、新华网、中江网、交汇点、今日头条等众多媒体,高频次宣传报道盐城文旅活动盛况。
盐城正以
鲜明主题形象、
较高资源品位、
独特景观形态、
巨大生态效应,
吸引着四海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