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新闻战线的“铁兵” ——记市“最美退役军人”、东台市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梅锦春

2019-08-31 06:36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黄露 字号:

几十斤重的摄像机,记录着他从“战地报道员”到“新闻记者”的奋斗历程;一双双沾满泥土的鞋、一个个接地气的新闻作品,见证着他从外行到专家的精彩蝶变;书橱里摆满的荣誉证书,记载着他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

脱下的是军装,不变的是初心。他用不惧生死、因公忘私的坚守,诠释了军人本色;他用在新闻战线奋战27年的实际行动彰显了退役军人身上的忠诚、坚毅和担当。他,就是日前被表彰为市“最美退役军人”的东台市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梅锦春,单位的同事都亲切称呼他为老梅。

尽显军人本色的“铁兵”

多次被记功屡次受表彰      

8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东台市融媒体中心,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辨认出老梅,因为老梅“站如松”的站姿尽显军人气质。一米七左右的个子、身材结实、皮肤黝黑、眼神坚毅、一脸正气,腰间系着刻有“八一”字样的皮带格外显眼。

在剪辑新闻的办公室,老梅讲述起自己光荣的从军岁月。

老梅1978年应征入伍,自学了新闻摄影,担任战地摄像员。1984年,随部队参战和轮战近400个日日夜夜,历经生死考验。“炮弹就在我旁边不远处炸开了,那也顾不上怕,一心想着要完成组织派给我的任务。”冒着炮火,老梅拍下了近50个小时的珍贵资料素材,在下阵地后的空隙时间里自编制作了第一部专题片《战神在西线》。部队归建后的5年时间里,他配合驻地部门和部队制作完成专题片、教学片16部,向中央和省、市权威媒体提供新闻信息30余条。参军期间,因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部队党委、团党委记三等功三次。

“14年的军旅生涯,淬炼了我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强壮体魄,磨砺了我拼搏进取、永不言败的顽强意志,是我立足新岗位再作新贡献的力量源泉。”1992年,老梅转业到东台市广播电视局工作,走下“火线”,走上“新闻战线”,一干就是9000多个日日夜夜。

多年来,他始终以一名“铁兵”的战斗姿态坚守在新闻工作第一线,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名退役军人的言行影响他人,在同行中树立了一个廉洁、勤勉、踏实、正直的良好形象。连续多年被表彰为综合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旧城改造先进个人、创建文明城市先进个人,被授予东台市首届“戈公振新闻之星”称号、东台电视台特别贡献奖,多个新闻作品在省市有关评比中获奖。

同事钦佩的“梅三郎”

部门每月用稿量最多      

“老梅,歇一歇吧!”这是老梅的同事跟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老梅在单位有三个“最”:扛摄像机年龄最大的记者、部门每月用稿量最多的记者、带徒弟最多的记者。“我和老梅搭档近30年,他是我见过最‘拼’的记者,我们都称呼他为‘梅三郎’。”东台市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史晓红说,老梅每次去乡镇采访,至少会采访2至3个新闻报道。有一次,她一早跟老梅去富安镇采访一位种植荠菜的农民经纪人,因为对接不畅,采访过程十分曲折,到下午1点采访才结束。“回去的路上,我俩都很疲惫了。经过一家茧丝绸公司的时候,老梅临时起意要去采访,虽然当时很累,但也确实钦佩他的敬业。”

危难险重的采访任务,老梅总是冲在最前面。有一年,一场12级的台风登陆东台,老梅一接到任务,二话没说,扛起摄像机就奔赴海堤拍摄“抗台”现场。“当时的大风是东西方向,风力很大,海堤上停着的小轿车都被吹动了车身,我扛着20多斤重的摄像机,寻找到一个南北方向的角落,坚持把新闻拍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老梅坦言不无后怕。

对老梅而言,“新闻就是战场,不能放弃,更不能退缩。”一年冬天,老梅染上病毒性感冒,反复高烧近一个月,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坚持完成了“政协委员风采”系列报道的采访任务,下农村、进学校,白天扛着摄像机四处奔波,晚上回去打针吃药,超前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在那段全国上下共抗“非典”严峻考验的日子里,老梅没有睡过一个整夜觉,连日的奔波,高强度、快节奏的拍摄编辑,使不再年轻力壮的老梅常常感到腰酸背痛难忍,但他从不在办公室里吭一声,悄悄地将一张又一张的膏药贴在脊背上,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传递正能量的责任。

27年里,他常常夜以继日,风雨兼程,足迹遍及东台各个乡镇,下基层、进机关、访工厂、走农家,拍摄了2万多个采访对象,累计完成了1.6万个新闻报道。

徒弟爱戴的“梅爸爸”

带出20多个业务骨干      

“刚进台实习的时候,师傅教我学习扛摄像机,因为是老式的摄像机,我刚开始扛的时候镜头会晃,师傅用士兵练枪的方法,锻炼我的手臂稳定性,正是前期的严格训练才使我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东台市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魏颐晖说,老梅对每一个徒弟都很尽心负责,业务上认真严格、生活上关心备至,部门年轻的记者都称呼他为“梅爸爸”。

老梅的徒弟、东台市融媒体中心新闻中心副主任陈蓓蓓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了写了一篇“老梅其人”的文章。“老梅是我们办公室年纪最大的记者,却是最敬业、最认真、最倔强的那位,六十岁的人,扛起机器的灵活劲儿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走起路来快步如风,干起活来热情似火;虽已年过半百,嗓门还是那么洪亮有力,总是让我们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虽是干了大半辈子的工作,危急关头,总是冲在年轻人的前面,挑最苦最累的工作做;虽然办公室的年轻人都与他非亲非故,却总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教育他们做人……”文章里面附有老梅身穿军装、肩扛摄像机的旧照,照片下面写着:“梅爸爸”要退休了,对他有太多的不舍。

因为老梅的真诚对人,因为老梅的苦口良药,不少刚到部门工作的新同志,都主动要求跟在他后面学习采访。多年来,已有20多名年轻记者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走上电视新闻工作岗位,成为业务骨干。

“被评为‘最美退役军人’,是党和政府对我们退役军人的关心和关怀,它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千千万万退役军人的荣誉。”老梅表示,虽然快退休了,但是一定会做到退休不褪色,始终保持军人本色,让“最美退役军人”的荣誉熠熠生辉,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带出更多更优秀的新闻“铁兵”。

编辑:小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