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续航,凝聚军民情谊 ——我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系列报道之二

2019-08-31 05:09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倩 字号:

8月16日下午,亭湖区毓龙街道海纯社区市政公司宿舍区平房里,66岁的王金龙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他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因为部队的战士们要来看望我们。”从2012年至今,8年间,盐城市驻地部队、预备役高炮四团从未停止过对这家人的帮助。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王金龙原在市政公司上班,每月退休金3000多元,但他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家7口人。大儿子先天性精神障碍,大儿媳心脏病常年卧床,二儿子生病无业,王金龙的老伴也没有退休金,“除了支付各种医药费,我的主要任务是把两个孙女的学业供完”,王金龙说,在这个过程中多亏了部队的帮助。“了解到我家的实际情况后,部队每年都来送米送油,有时还送来几床厚实的新棉被,每学期给两个孙女提供助学金,大孙女王晨前几年考上山东理工大学时,部队领导还特地买了一只旅行箱给她。”这一切,令王金龙倍感暖心。 

“虽然家境十分贫困,但爷爷是个乐观开朗的人,他会拉二胡,爱唱淮剧,脸上不见愁容,每次部队有人来看我们,爷爷都十分高兴,能与对方聊上好久。”23岁的王晨今年考入亭湖区一所小学做语文老师,9月即将上班。她说,“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部队领导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印象很深的是,为了表示感谢,每回知道他们要过来,爷爷总会买上十多瓶矿泉水摆在桌上,但这些年,他们从未拆过一瓶。” 

结对帮扶,不止于城市,更延伸到广大农村。2018年起,武警盐城支队与阜宁县三灶镇庄杨村和蒯东村结成了帮扶对象,有了支队的帮扶,庄杨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我们村原来的电站年久失修,灌溉能力严重不足,村民自己凑了几千块钱买了个小水泵,但每逢插秧季,水力不够,还是特别不方便。武警盐城支队知道我们村的情况后,出资8.5万元为我们建了一个配套的电站,今年6月插秧季,大伙儿再也不慌了,80多户村民、400多亩农田得到了充足的灌溉,真真切切帮助了村民搞好农业生产。”庄杨村党总支书记仇刚感慨。 

结对子办实事,在重点事项上,项目多、投入大。记者了解到,2015年至2018年,每年全市军地结对子400多个、列入计划的互办实事460件、重点实事项目20多件,投入资金千万元。同时部队与地方结对420多个,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为构建和谐的军政军民关系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阜宁县三灶镇蒯东村党总支书记徐权告诉记者,“乡村道路虽然早已修通,但因为进村的一条主干道没有路灯,加上道路两旁是河流,晚上村民出行既不方便又不安全,村里向武警盐城支队反映了这一情况后,支队主动出资十多万元帮村里修建了123盏路灯,还架设了监控设备,现在进出村的6米宽主干道十分敞亮。” 

盐城市驻军积极为地方发展做贡献,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子弟兵;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军队。当阜宁县、射阳县遭受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时,驻地部队官兵立即投入抢险救灾,连续奋战六昼夜,出色完成了人员搜救、道路疏通、财产抢救、粮食抢收等急难险重任务。灾难中,无偿献血官兵超过1200人,献血量达30万毫升。血浓于水的深情在百万人民心中珍藏。 

此外,全市各地积极探索成立拥军优属基金会,通过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对特殊困难的军人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家庭的实施补助救助,全市共救助13000多人次,救助资金1000多万元;对在服现役期间立功受奖的军人给予物质奖励,全市共为1092名立功受奖人员发放立功奖励金228万多元。 

驻盐部队还常年开展捐资助学、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活动。射阳海防连“牵手圆梦”行动长期资助12名在校学生;市消队支队“留守儿童学校”为孩子们送去亲人般温暖;边防大队建立亲情联系卡、学习帮扶卡、法制教育卡,守候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安全。驻盐部队还积极参与地方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送去关怀与温暖,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家庭。

编辑:张伟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