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查房,会诊……23日时近正午,忙了半天的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戴真煜拖着疲惫的身子坐下来,挂水输液。这是他3月21日拔针以来,最静心打点滴的一次。
21日下午,三院接到上级指令后,立即成立救治领导小组和救治专家组,启动医院救治紧急预案,准备住院床铺、手术器材、血液血浆,南院、北院各有30多位医护人员集结待命,就如平常演练的一样。
认真细化救治方案,逐一检查各个环节,重感冒的戴真煜忙碌了3个小时后,身感不支,回到办公室准备喝口水,还未端起杯子,眼前一黑,跌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为了能更更好地坚持接下来的工作,他打了点滴。
“第一批伤员送到我们这里来了。”时近7点,戴真煜接到了北院值班人员的电话。
伤情就是命令。戴真煜立刻拔下自己正在输液的针头,裹了裹衣服,冲出门外,奔向急救车。“这第一批人员绝大多数是玻璃划伤,外伤居多。能动手术的即刻进手术室。”他一边查看伤情,一边吩咐相关医护人员准备给部分伤员动手术。
安排入住,清洗包扎,准备手术……一切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22日凌晨1点多,戴真煜马不停蹄赶到南三院,检查第一批伤员治疗情况。同时做好接待第二批伤员的准备工作。
回到办公室,已是晨曦初露,坐在椅子上,又翻开了当天的伤员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