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参加工作,历经10年摔打,千禧年被提拔为内勤主任,完成从普通员工到管理人员的蜕变;又是一个10年历练,凭借出色的表现,2012年调入总行机关担任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一年时间负责成立对账中心和远程授权中心两大团队,配套上线两大系统,并作为省内系统标杆外出巡讲;2015年她主动请缨,再次下到基层一线,出任四灶支行行长,奋斗3年,支行业绩从全行排名中等水平提升到了前十名。她叫黄翠林,现任东台农商银行五烈支行行长,是该行7名不让须眉的巾帼支行行长之一。
真情服务,与客户心贴心
“你好啊,黄行长,我今天来存个钱。”70多岁的李大爷站在营业厅大门口左右张望,看到大堂里面的黄翠林,马上主动迎上去打招呼。“李爹,您来了!还没拿号吧?我去帮您取!”黄翠林一边笑嘻嘻地招呼,一边转身帮忙按排队拿号,然后送到老人手中,安排他坐下等待。
在四灶支行,每天像这样的客户还有许多,且大都是中老年客户群体。大家一来四灶支行办业务,首先看黄行长在不在,报个到,然后再取号等待办业务。而这样的客户粘度不是凭空得来,而是黄翠林一户一户跑出来的。
虽说当初是主动请缨到基层一线,但是,在最初的一个月,黄翠林心里也忐忑不安,业绩不佳、情况不熟等种种问题就摆放在眼前。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捋清思路后,黄翠林觉得:客户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客户就没有经营效益。因此,她决定先打基础,从攻关客户开始。
谋定而动,立说立行,黄翠林仅用1天时间就拿出走访方案,对走访时间、村场、客户群体等,一一作出细分。方案出台后,她亲自带队,拉上客户经理和新大学生员工,带上名片,宣传单页,骑上“小电驴”,一户一户地开始登门走访。每到一户,她都要了解一下情况,与人唠上几句家常。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哪家经济状况不好的或者家庭情况特殊的,她都登记在册,逢年过节时,自己掏钱买点礼品再去探望。看似简单的举动,深深感动了客户,再经过百姓间的口口相传,渐渐浸润一大片人的心。以心换心,投桃报李,来办理业务时,就有人给她捎一把自家地里割的韭菜、递一包自家园子里摘的黄瓜,甚至还有上了年纪腿脚不便的老人,托其他人给她带刚刚成熟连自己都舍不得尝鲜的甜瓜,尽管黄翠林再三推辞,可就是说红了脸,客户都要给她留下。
“人和人的感情都是处出来的,从刚刚开始一个客户都没有,到现在主动有人帮我介绍客户,我觉得自己当初吃的那些苦都是值得的。”说起结缘客户,黄翠林打开了闸门,她拿出手机,点开微信,如数家珍,“这是我刚刚到四灶走访客户时,进的第一个社会群——‘昆山商会群’,这个就是当初拉我进群的人,四灶上官村人,这是……”
除了实地走访,黄翠林还十分重视QQ、微信群的作用。下乡走访以及日常工作中,她总主动发现商机,凡看到群名带有“东台”“四灶”字样的,她就主动加上。平常一有闲空,她就在群里面发温馨祝福、友情提示,发现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她第一时间加好友私聊,主动帮助解决困难,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一片赤诚,与员工心连心
与员工相处,黄翠林总能和大家打成一片。“你得先要摸清每个人的脾性,破除隔阂和屏障,把大家的心拢到一处来。”黄翠林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刚刚到四灶支行,由于经营效益一般,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几个新进的大学生甚至动了辞职不干的念头。洞悉这一切后,黄翠林立即召集青年员工谈话,做思想工作,并将自己的发展管理规划说与他们听,请他们参与,一起出谋划策,改进工作方式,改善营业环境,营造“单位需要我”“我们是一家”的工作氛围。
上班时间,黄翠林从来不坐在行长室里面,几乎一天的时间都用在大堂服务上,一方面,盯着柜台里面的员工,随时指出他们操作、服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服务好大堂,接待好每一位来办业务的客户,让他们有种宾至如归的体验。
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她利用自己在机关时的工作经验,在支行内部开展各类条线专项检查、飞行检查,同时下发检查意见书,要求员工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到位。也正因为黄翠林的这一套工作方式,她所在支行的内部员工从未在总行条线开展的各类检查中被记分或罚款。
在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上,她也是尽心尽职的帮忙出谋划策。总行组织的各类竞聘考试,她都帮忙留意着。有客户经理后备考试了,她就让单位性格外向、能说会道地男孩子去参加;有机关办事员后备和运营主管后备竞聘了,她就鼓励性格文静、做事稳重的女孩子去试试。在她的鼓励下,四灶支行先后有4名一线柜员转岗客户经理或进入总行机关工作。
班外时间,黄翠林与员工则是以朋友身份相处,她经常把员工以及员工家属聚拢起来,一起吃饭,或者出去唱歌,放松放松员工的身心。用她的话说:“有张有弛,真诚相待,才能让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