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生态环境局锐意创新提升服务效能 “一都行”品牌破解“老大难”问题
2024-09-30 09:00 唐保山 刘存国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祁宗华

近日,盐城市盐都生态环境局自加压力,锐意创新,优化机制,把高质量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作为检验作风成效的“试金石”,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主动靠前找“痛点”,靶向发力疏“堵点”,着力解决老大难问题,推行“一都行”生态环境服务,探索出了一条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环评时间过长,过去也没有准确的约定时间,现在给环评机构上了‘紧箍咒’,1个月内完成环评报告,同时修编也要一次性告知,1个月内办结。”盐城市盐都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铁腕执法、柔性服务,让生态环境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近年来,盐都生态环境系统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关口前移、服务前倾、惠企助企,牢固树立“硬作风就是生产力,好环境就是竞争力,服务发展就是说服力”的理念,以优化营商环境“三减、一压、一优”(减环节、减流程、减材料、压时限、优服务)为方向,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全面打造标准更高、审批更快、服务更优的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为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为打造“一都行”品牌,让企业和群众办事省时、省力、更省心,盐都生态环境局围绕环保小切口,落实线下办事“只进一门”要求,全环节优化流程,切实提高环保审批服务效率。对一个生态环境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实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一次性评估、一次性审批、一个窗口联办、一次性办好的工作体系,做到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一次联办、夜间施工许可等服务事项“一站式”。针对环评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规范环保服务事项,加强生态环境领域中介机构的监管,落实环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和项目服务备案制度,每季度组织环评服务质量考核,督导中介服务机构加快企业新建项目环评文件编制进度,环评文件编制在一个月内完成,环评文件评估、修编、公示、审批一个月办结。

今年8月份,江苏远航锦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微纳新材料(盐城)有限公司在新上建设项目时,他们环评申报过程大大提速,令他们喜出望外。两家企业将编制好的环评文件报至盐都生态环境局项目服务科窗口时,窗口即对项目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同时委托第三方环境评价影响报告评估机构对环评报告进行技术评估。为提高环评审批工作效率,项目科组建了由企业、环评编制单位、环评评估机构、审批部门组成的微信群,让企业更直观了解环评审批进度,高效推进环评材料修改完善。项目科及时督促环评编制单位按要求完善材料。完成项目评估后,项目科对最新材料进行审查,按规定对项目材料进行公示,同时组织局相关科室对项目会办研究,然后完成项目审批。这两个项目都实现在1个月内环评报告表编制报批,1个月内完成环评报告表评估、修改、公示及审批,为打造“一都行”品牌开启良好的开端。两家企业的领导都给予高度评价。

据悉,该局还推进项目环评与园区规划、总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等工作“一体融合”,对符合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建设项目,简化项目环评内容,避免重复评价。凡是盐都区委、区政府交办的“三重一大”“三争一创”项目事项,组织并联审批,所涉科室落实专人跟进服务,实行全过程帮办服务,做到当天有回应,3日内上报进展或结果。

“盐城市盐都生态环境局营造了良好的依法行政服务环境,他们坚持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按照‘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要求,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执行‘三项清单’‘三项制度’,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一刀切’的简单粗暴行为,做到依法行政、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盐城市生态环境局环评处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执法为民理念贯穿到了生态环境执法服务各环节、各方面,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不断激发了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审核:魏洪利 祁宗华 陆海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