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盐城市文联、市遗产保护中心与盐城黄海湿地文学创作中心主办的《沿海绿城·小镇样本》丛书阅读分享会在市遗产保护中心举行。盐城市作家协会、盐城市评论家协会、相关县(区)文联、作协主要负责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丛书》作者、湿地文学创作中心特约创作员、作家代表与市遗产保护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分享会。
《沿海绿城·小镇样本》丛书为《盐城湿地文学创作2022-2026行动计划》项目,于2023年启动,分别为《鹤影乡居》(张锋著)、《西乡风物》(彭淑玲著)、《斗龙水韵》(冯晓晴著)、《寻味黄沙港》(湿地文学创作中心著),《丛书》由李军担任顾问,吴其江担任编委会主任,赵永生担任主编。
这套《丛书》的文学呈现,就是“湿地书写”。为盐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与世界自然遗产地作文学表达。以《鹤影乡居》《斗龙水韵》《寻味黄沙港》突出写滨海湿地的生活意象,以《西乡风物》再现西部湿地的厚重之感。在总体安排上,《斗龙水韵》写河口湿地,写东流入海之水给滨海湿地带来的多样性生物,介绍以斗龙港区域为代表的盐城水文化、河口风情与河岸民众的生活。《鹤影乡居》写人与丹顶鹤的故事。因为保护丹顶鹤的存在,乡村更加美丽,居民生活更加美好。《西乡风物》以写范公堤以西的湿地生态为基础,突出西乡风物解构,写西乡人的生活日常。《寻味黄沙港》写黄沙港的韵味与鲜味,在美食世界里感知大自然的馈赠。这套《丛书》在结构与书写上,力求散淡,在轻慢中讲述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生活,形成湿地文学的叙事方式与表达语境。
分享会上,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军,盐城市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其江分别从不同角度,就湿地文学创作、作家深入生活、创作成果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盐城黄海湿地文学创作中心主任赵永生介绍了《丛书》选题策划与编辑出版情况;盐城市作协主席徐向林,《丛书》作者张锋、冯晓晴、彭淑玲,湿地文学创作中心特约创作员祁鸿升等分别就盐城湿地文学的范式、书写与表达,分享了理论成果与创作、阅读感想。分享会主办方向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盐城湿地博物馆、盐都区图书馆、亭湖区图书馆赠送了《丛书》。
市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曹雷主持分享会。
审核:魏洪利 祁宗华 陆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