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丈量山河辽阔,诗和远方共庆家国团圆。在长达8天的“超长黄金周”里,全省接待国内游客超6000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超645亿元,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勾勒出江苏文旅市场的火热图景,也彰显出其在假日经济中的强劲活力。
多元场景创新,解锁消费新体验。双节期间,江苏文旅市场以多元活动点燃消费热情,让游客从“打卡路过”变为“深度停留”。连云港月牙岛打造的“多巴胺石头王国”,以其高饱和度的色彩搭配童趣满满的图案,成为热门“打卡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盐城条子泥湿地推出“观鸟+赶海”主题体验,搭配湿地科普展馆,吸引亲子与自然爱好者驻足;丹阳眼镜城旁的“运河1958商业街”投用,“大运生活集”的烟火市集、汽车后备厢集市等活动,让游客在配镜之余享受美食与欢乐……江苏各地打造的一系列创新场景,不仅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更激发了他们的消费热情,成功地将游客的“流量”转化为“留量”,为文旅消费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体商旅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江苏双节文旅消费的新风尚。体育赛事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为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苏超”足球联赛1/4决赛的举办,让南京、徐州、南通等主场城市热闹非凡。当地推出“票根+”政策,持赛事门票的观众可享受景区门票减免、文旅消费优惠等,带动了异地游客的消费。演出市场同样火爆,全省共举办音乐会、演唱会、戏曲展演等各类演出1490场,观演人次、票房收入双双大幅增长。常州太湖湾音乐节4天吸引14万乐迷齐聚,演出活动成了拉动周边住宿、餐饮、文创消费的重要引擎。这种“文体搭台、商旅唱戏”的融合模式,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推动体育、文化、旅游、商业形成协同发展合力,让假日经济的活力持续迸发。
政策精准引导,释放消费新潜力。双节期间,江苏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与“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文旅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徐州推出800万元线上消费补贴,镇江发放20万元文旅消费券,苏州面向教师群体和高校新生发放观演礼包,常州开通免费旅游直通车、对外地游客实行公共交通免费乘坐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不仅降低了游客的出行成本,也激发了他们的消费欲望。同时,各地在服务保障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扬州面向外地游客免费开放主城区景区周边机关和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盐城新增道路临时停车位和免费旅游公交专线……贴心的服务让游客的旅途更加舒适便捷,也提升了他们的消费体验。
假日经济升腾的活力,映照出江苏经济的澎湃生机。未来,江苏将继续以消费的活力、创新的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更多确定性力量与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