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佳节,山河锦绣。当我站在南京扬子江生态公园的江畔,眺望江水奔流、百舸争流的壮阔景象,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江河的脉动,与国家发展的脉动同频共振。新时代治水事业的历史性成就,不仅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一面镜子,清晰折射出“青春中国”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强劲脉动。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深切地感受到,这股脉动源于大国基建的硬核实力,源于绿色发展的澎湃活力,更源于青年一代的奋发有为。
江河为凭,见证大国基建的“硬核实力”。安澜的江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从“世纪工程”南水北调,到“国之重器”江都水利枢纽,再到家门口实施的长江岸线整治与生态修复,一项项宏伟的水利工程,展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这些工程的背后,是精准的科学规划、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尖端的工程技术。它告诉我们,今日之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应对任何水旱灾害的挑战,牢牢将水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一名青年党员,置身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既是见证者,更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为夯实国家发展的根基贡献力量。
水韵为媒,激活区域发展的“澎湃活力”。水利建设,利国利民。新时代的治水,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防洪除涝,而是向着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共生的更高目标迈进。南京秦淮河的“旧貌换新颜”,苏州古城的水清、岸绿、景美,都生动说明了优良的水生态本身就是宝贵的发展资源。优美的城乡滨水空间,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也为文旅融合、数字经济等新业态的成长提供了丰厚土壤。这正是“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我们青年党员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两山”理论的转化路径,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实践中,用心讲好我们身边的“水故事”,让“水韵江苏”的魅力更足。
青年为帆,驱动民族复兴的“时代航船”。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治水兴邦的伟大事业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从未缺席。从献身水利科研、攻克技术难关的青年学者,到扎根基层一线、守护江河安澜的青年工程师,再到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的青年志愿者,无数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他们的奋斗身影,构成了“青春中国”最动人的风景。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我们应自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平凡的岗位上苦练本领、增长才干,争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起而行之的实干家,让青春的航船在民族复兴的壮阔航程中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