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满,国庆旗红,当双节的喜悦洒满神州,江河湖畔的安稳图景更显珍贵。从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到北方平原的灌渠纵横,水利不仅是滋养万物的“血脉”,更是守护家国团圆的“屏障”。每逢佳节,水的安澜与家的温暖总是紧密相连——它藏在团圆饭的清甜水源里,映在返乡路的无涝坦途中,写在游子归乡时的安心笑容里。双节看水利,看的既是工程之实,更是民生之暖、家国之安。
双节期间的水利保障,是民生安康的“定心丸”。各地水利部门早已进入“战时状态”:北京水务部门组建200余支应急队伍,对城市供水管网开展24小时巡查,确保千家万户用上“放心水”;长江中下游地区加固堤防、清理河道,以“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态度筑牢防汛防线;在西北干旱地区,灌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调度水库水源保障秋播灌溉,让农田丰收的希望延续。这些看不见的守护,让团圆时刻少了“停水焦虑”“内涝担忧”,多了安心与踏实。
双节里的水利新景,是发展成就的“活答卷”。节日期间,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传来捷报:黑龙江关门嘴子水库大坝顺利封顶,未来将成为保障下游城乡供水、防洪减灾的“定海神针”;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隧洞贯通,汩汩清水将跨越千山万水,缓解云南中部的“缺水之渴”;河南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完工,昔日“水患河”变身为市民漫步的“生态廊”,中秋夜不少家庭沿河岸赏月,灯火与水光相映成趣。这些工程不仅是数字的突破,更是百姓能触摸到的幸福变化。
江河安澜的背后,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在安徽巢湖岸边,巡堤员老张放弃与家人团聚,带着望远镜、铁锹沿堤巡查,“多走一步,隐患就少一分,千万家庭才能安稳过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值守人员小李通过监控实时监测水质,“守护好这一渠清水,就是守护北方千万家庭的团圆滋味”。从水利建设者到基层管护员,正是他们的坚守,让江河奔流有序,让团圆更有底气。这种“以小我护大我”的担当,正是水利精神与家国情怀的生动融合。
水安则国兴,家宁则民安。双节看水利,看到的不仅是奔腾的江河、坚固的堤坝,更看到了水利与家国命运的深度交融。从“治水兴邦”的古老智慧,到新时代“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水利始终是国泰民安的重要支撑。未来,随着更多惠民水利工程落地,江河安澜的底色将更加鲜明,家国团圆的幸福将更加绵长——这是水利人的承诺,更是新时代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