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秋意浓,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东北平原稻浪随风起伏,西北高原牛羊日渐肥壮,西南山区果蔬挂满枝头,东南沿海虾蟹肥美满舱……每一颗饱满的粮食,每一个丰硕的果实,都是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也是对辛勤耕耘的崇高致敬。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这一声声嘱托,饱含着对亿万农民的深情牵挂;一句句期盼,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方向,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食安全从来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定、民族复兴的根本基石。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山玉米专业合作社的一处地块,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一排排饱满的大豆植株被精准卷入机身,金黄的豆粒随即通过出粮口涌入运粮车;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组建“1+1”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量身定制管理方案;四川三台县推行订单农业,企业提供良种与托管服务,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覆盖14万亩农田,预计收购3万吨稻谷,保障农民收益……从农机保障到田间管理,从技术服务到收购托底,一系列务实举措筑牢秋粮丰产根基,让“颗粒归仓”成为这个秋天最坚实的承诺。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农民增收,优质农产品则是致富的“金钥匙”。截至2024年底,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已超过9600亿元,实现了“五连增”。云南普洱的古树茶、江西赣南的脐橙、宁夏中宁的枸杞……这些曾经藏于深山、限于地域的“土特产”,如今通过标准化种植和品牌化运营,成为享誉全国的“金名片”,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更令人欣喜的是,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部署了9方面23条举措,提出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只有“田间货”变成“抢手货”,农民的钱袋子才能真正鼓起来,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春种秋收,天道酬勤;粮安天下,农稳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每一位扎根大地的新农人,用汗水与付出托举起从丰产到丰收的每一个环节,更成为中国向着美好未来前行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