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数字标签的应用,将给消费者、食品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诸多积极影响。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数字化转型。对于食品企业而言,数字标签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已有规定明确,通过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展示生产者详细地址的,可在实体标签中简化地址标注,同时鼓励数字标签二维码与包装上其他二维码整合,实现多码合一。这两项简化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食品厂商包装材料和印刷油墨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减碳增效的效果,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远来看,数字标签可展示的信息极为丰富,包括配料来源、生产工艺、产地信息、食用方法、产品追溯等。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全面地展示产品特色,提升产品竞争力,还对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将推动所有预包装食品厂商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
推动行业升级,促进市场良性竞争。从整个食品行业的角度来看,数字标签的应用将成为行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传统实体标签一经印刷便无法修改,而数字标签展示内容不得篡改,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更新,同时确保信息修改过程可追溯。这一特性使得食品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及时,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信息透明度,规范市场秩序。在市场竞争中,消费者更乐于见到数字标签的出现。这将促使相关厂商在数字化能力升级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推动整个食品行业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数字标签的应用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来说,也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监管手段。通过数字标签,监管部门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获取食品的全链条信息,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全链条监管。同时,由于数字标签展示内容的修改更新必须完整记录,确保全过程可追溯,这也大大增加了企业违规操作的成本和难度,有利于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公告》明确要求严格禁止设置弹窗、飘窗等可能对消费者阅读数字标签造成干扰的元素,企业要完整记录标签初始版本和历次更新版本内容,建立详实操作日志。这一系列规定,为监管部门开展监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标准,有助于提升监管效能,维护市场秩序。
数字标签的应用是我国预包装食品行业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解决了消费者的实际困扰,保障了消费者权益,还为食品企业带来了降本增效和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推动了整个食品行业的升级和市场的良性竞争,同时也为监管部门提升监管效能提供了有力支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数字标签将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真正惠及广大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