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服务消费“一池春水”,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9-19 11:52 作者:盐城 尹艳

商务部等9部门日前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全方位释放服务消费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近年来,我国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服务消费占比稳步提升,已成为拉动内需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7.4%,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3%。从餐饮、家政到文旅、文娱,再到养老、托育,服务消费已渗透生活方方面面,既关乎经济发展大局,也牵动民生冷暖。

打造服务消费新平台。政策首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通过“购在中国”品牌深化、服务消费季活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场景试点三大抓手,让消费更“接地气”。例如,北京、上海等试点城市将打造“首发经济”集聚区,支持优质IP与商业综合体跨界合作,未来在商场里既能看沉浸式戏剧,又能体验虚拟现实运动,消费场景将更潮更有趣。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一方面,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互联网、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有序开放,加快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进程,更多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带来更丰富的市场选择。另一方面,深挖文化资源,支持文学、影视、动漫等精品创作,打造文化地标和群众文化品牌。各地文博场馆和世界文化遗产积极开发文创产品与特色旅游线路,如故宫文创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消费,深受青睐。同时,延长热门景点开放时间、优化预约制度、鼓励免预约,提升游客体验。体育方面,引进国际高水平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活动,发挥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在吸引入境消费方面,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优化签证政策,提升通讯、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水平,推广美食、中医药、文物古迹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适合国际游客的线路,强化“留学中国”品牌,培育国际医疗和会展市场。在数字服务消费方面,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场景,推动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如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的家政、美业、维修等模式,让服务触手可及。此外,科学调整学生假期安排,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缩短寒暑假,为旅游、文体等消费创造更多时机。

强化财政金融保障。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鼓励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市场化投资。扩大服务消费信贷投放,开发特色金融产品,设立风险补偿与贴息机制构建“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协同模式,激发服务消费市场活力。

激活消费服务的一池春水,绝不是一蹴而就,更需要久久为功。各地应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主动作为,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通过打造品牌活动、补齐设施短板、培育新业态、深化开放合作等,将14亿人的美好生活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澎湃动能,为“十五五”开局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