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作为全年粮食产量的“主力军”,占比高达四分之三。今年要实现约1.4万亿斤的粮食产量目标,秋粮丰收至关重要。当下,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20天左右,各地正因地制宜,紧锣密鼓加强田间管理,全力以赴保障秋粮丰收。
政策保障,资金精准滴灌。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早稻总产量570.3亿斤。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秋粮则是“硬仗”。今年以来,各地始终紧绷抗灾夺丰收之弦,落实稳产增产措施。为了给秋粮丰收筑牢根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双管齐下。中央财政迅速下达11.46亿元资金,精准助力13个省份实施“一喷多促”,这些资金就像“及时雨”,直接惠及田间地头。同时,农业农村部快速响应,派出工作组奔赴18个省份,深入调研指导秋粮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督促各地抓住关键的喷施窗口期,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从政策引导到实地帮扶,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显身手。科技力量正深度融入秋粮田管的每一个环节。江西永丰组建12支“田保姆”农技服务队,为37.6万亩晚稻“把脉支招”;山东莱州针对30多万亩秋粮病虫害高发风险,免费发放“一喷多促”药剂并派专家包片指导;四川洪雅派出5支农技服务队,查苗情、墒情、虫情,“一镇一方案”推广防病防倒伏措施……各地开出助农科技“良方”,为秋粮增收保驾护航。
区域协作,因地制宜谋丰收。不同地区依据自身地理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点,纷纷亮出特色“粮”策。华北地区,玉米正值灌浆的关键时期,当地积极开展防早衰、防倒伏专项行动,为玉米颗粒饱满保驾护航;东北地区大力推广密植高产技术,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提升单产水平;南方地区面对高温多雨的气候挑战,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并遏制病虫害蔓延。各地在秋粮生产上各显神通,又相互借鉴协作,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防灾减灾,守护丰收底线。自然灾害始终是秋粮丰收路上的“拦路虎”。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各地未雨绸缪,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与气象部门紧密协作,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同时,完善应急预案,提前储备救灾物资,组建专业应急队伍,加强演练,确保在灾害来临时能够迅速响应、科学应对,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守住秋粮丰收的底线。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坚实。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夺取秋粮再丰收、确保全年粮食实现稳产增产,不能松懈,不容有失。相信各地定能攻坚克难,打好秋粮“保卫战”,让丰收在望转化为丰收在手,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为国家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粮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