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血液”与“引擎”,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领域以令人瞩目的成绩,勾勒出一幅蓬勃发展的奋进画卷,为能源强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我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能源自给率超80%;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0.8%。这样的数据背后,是能源供应的坚实保障、绿色转型的大步跨越以及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
供应更足,端稳能源饭碗。“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供应能力稳步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根基。从煤炭看,2024年全国煤炭产量约47.6亿吨,智能化产能占比超50%,供应稳定且高效。煤炭不仅是发电“主力军”,还在工业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原油产量连续六年回升,天然气产量连续八年增产超百亿方,油气供应韧性十足,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国家持续推动煤电机组改造升级,2024年改造1.8亿千瓦,淘汰落后产能超800万千瓦,火电供应更清洁、高效。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常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可用天数超30天,即便在用电高峰,也能保障电煤供应,让能源的“饭碗”稳稳端在自己手中。
绿色跨越,引领转型潮流。绿色转型是“十四五”能源发展的主旋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构建起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新能源发电量保持高速增长,成为电量增量主体,风光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不断攀升。绿色电力证书、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等政策机制深入实施,激发全社会绿色能源消费热情。工业领域积极推进电能替代,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充电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绿色出行成为时尚。能源绿色转型不仅减少碳排放,还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系统稳健,保障能源安全。能源系统运行的稳健性关乎能源安全大局。“十四五”期间,我国不断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市场交易电量翻倍,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五年增长10倍,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变革。能源科技创新成果突出,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能源领域,提升能源系统智能化水平,增强能源系统运行韧性,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安全。
“十四五”能源领域的辉煌成就,是过去奋斗的结晶,更是未来发展的新起点。展望“十五五”,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向着能源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在全球能源舞台上展现更加耀眼的中国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不可摧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