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经济”火爆,江苏制造如何持续“卖萌”?
2025-09-03 10:07 作者:盐城 海棠

这个夏天,谁没被四只小妖怪走出浪浪山、勇闯取经路的故事刷屏?在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正式上映前两周,国内高端布艺玩偶品牌问童子推出的浪浪山小妖怪系列毛绒玩偶,开售3天销量突破1万只。无独有偶,“苏超”的火爆也带火了“萌经济”,球迷佩戴的Q版城市毛绒玩具成为赛场外的独特风景线。

全球潮玩市场的增长势头同样强劲。数据显示,规模从2020年的20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418亿美元,期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8%,2025年预计将达520亿美元。其中,毛绒玩具品类增速迅猛,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巴掌大的小玩偶撬动了百亿大市场,“江苏制造”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在热潮中崭露头角。

日前,在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运河毛绒超市内,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十余家重量级文化场馆集体亮相,搭建了一座“毛绒城堡”,让人们看到毛绒玩具的多样可能。毛绒玩具有多火?小红书上“毛绒”话题下有300多万篇笔记,抖音上“毛绒玩具”话题浏览量超155.9亿次,如今的毛绒玩具早已超越“儿童玩具”的传统定义,成为年轻人的情感载体与社交媒介。以MOJOFAMILY水果系列玩偶为例,年轻人将其挂在包上作为社交“暗号”,轻松拉近陌生人距离,这种从“情感陪伴”到“社交属性”的延伸,正是毛绒玩具持续走红的关键原因。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份额被抢占、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影响,本土缺乏标识性IP创意,在市场上辨识度低,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竞争力。故此,破局的关键,在于从“代工贴牌”向“IP创牌”转型。扬州斯特普玩具礼品有限公司推出自主IP亮片独角兽、冒险团子和立方小伴等玩偶款款爆火;扬州帝腾玩具礼品有限公司设计的“毛绒江苏十三太保”系列,运用AI智能辅助设计,巧妙地融合13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当下,新IP、新概念、新技术不断赋能玩具产业,AI技术逐步融入玩具产业链,让毛绒玩具更具温度和趣味性。

站在潮玩产业蓬勃发展的风口,坐拥良好产业基础的江苏,如何持续擦亮品牌?答案是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升级。上游要发挥江苏文化资源优势,强化IP孵化能力,多与成熟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款”产品,为未来培育爆款产品奠定坚实基础;中游要练就扎实的创新与研发能力,打通“设计—生产—供应链”的协同链路,保证产品质量与推新节奏;下游要构建全球化营销与分销体系,通过国际展会、文化交流提升品牌影响力,让更多“江苏创牌”的萌物走向世界。

“萌经济”的风口不会停留,从“制造大省”到“创意强省”的跨越,江苏企业需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在IP打造、创新研发、市场拓展上持续发力,真正掌握“萌经济”话语权,让“软萌”产业撑起“硬核”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