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举办之际,《2024—202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在河南郑州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持续增长,整体收入规模超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8.07%。连续多年的收入跃升,勾勒出一幅蓬勃发展的产业蓝图,更彰显出数字出版在文化传播与产业创新中的强劲活力。
“数”读魅力,向“内”融合而生。“融合”,绝非简单地将纸质内容“搬”到网上,而是一场由内而外的生态再造。扫描书中的二维码,静态的文物便能“跃出”纸面,把高清细节呈现在你眼前;厚重的历史典籍,配上名师音视频解读,瞬间变得生动可亲。过去一年,AI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帮助出版单位提升工作效率和出版质量的“星空大模型”、古籍整理大模型“荀子”、智能知识审校系统“辞文”……人工智能正以垂直领域模型和场景化智能体为基建重点,重新定义出版全产业链,推动业务模式从单向传播向互动共创重构,为产业注入深层变革动力。
“数”读魅力,向“上”提质而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24年,网络文学营收规模达495.5亿元,同比增长29.37%;用户规模累计达6.38亿,同比增长16%。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内容质量的提升和创新。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创作者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以精品内容赢得读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出版业也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出版单位可以精准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为读者推荐更加符合其需求的内容。网络文学、游戏、动漫等新兴形态,更成为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如江苏人民出版社将主题出版物转化为有声课程、VR产品,相关专辑在喜马拉雅总播放量超8000万次,“沉浸式体验”让文字突破纸页边界,为出版业注入全新活力。
“数”读魅力,向“外”破壁而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游戏企业深耕海外市场,实现13.39%的收入增长,实际销售收入超185亿美元;网络文学海外新增注册用户3000万人,活跃用户约2亿人;新增海外本土作者12万人,海外本土创作作品新增50万部。中国数字出版正在从作品出海、版权出海迈向“模式出海”“业态出海”的升级,实现向“体系出海”的跨越。在与世界的对话中,既传递文化自信,也吸收先进经验,在互鉴中锻造全球竞争力。
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兴盛的一个缩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数字出版产业应把握机遇,以融合为舵、以精品为帆、以出海为桨,我国数字出版的航船正满载中华文化瑰宝与时代创新活力,驶向更广阔的数字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