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7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23.31亿吨,日均装车18.33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3%、4.1%。这组亮眼数据,不仅是铁路货运实力的直接体现,更彰显了其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宏大棋局中,能源供应是至关重要的“基石”。1至7月,铁路煤炭运输量稳步上扬,电煤运输更是精准发力。在炎炎夏日的用电高峰期,铁路将大量电煤源源不断地运往电厂,保障了电力的稳定供应。以广东地区为例,粤北韶关、南雄、坪石3家电厂通过铁路完成电煤运输128万吨,同比增幅达296%。充足的电煤供应,让居民家中空调凉爽运转,工厂生产线持续轰鸣,避免了因电力短缺导致的生产停滞,为工业发展筑牢了根基,彰显了铁路货运在能源保供方面的强大支撑力。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压舱石。铁路凭借大运量、长距离、低成本的突出优势,成为粮食运输的核心力量。1至7月,铁路粮食运量实现显著增长,将东北广袤黑土地上丰收的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高效运往全国各地市场。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铁路运输搭建起粮食流通的“高速通道”,让千家万户的“米袋子”充盈饱满,既有力保障了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又为物价平稳筑牢根基,为百姓安稳生活保驾护航。不仅如此,铁路部门还加大春耕物资运输保障力度,确保种子、化肥等农资高效送达农民手中,为农业丰收播撒希望的种子。
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铁路货运正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的广阔版图。1至7月,中欧班列保持稳定开行,中亚班列累计开行8526列,同比增长23.2%,中老铁路累计发送跨境货物344.1万吨,同比增长6.4%,有力促进了国际经贸往来。这些奔跑的国际货运班列,宛如一条条灵动的钢铁纽带,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相连。中老铁路让老挝的特色农产品跨越山河进入中国市场,也为中国企业叩开东南亚市场大门铺就坦途;中亚班列则将中国的优质商品远销中亚各国,促进了区域内的资源互补与产业协同,为国际经贸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铁路货运量的稳健增长,离不开铁路部门持续深化的改革创新。在货运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铁路部门推出大宗货物“阶梯折扣”、零散货物“一口价”等灵活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货,今年前7个月累计签订物流总包合同运量12.75亿吨。95306平台上线100条多式联运“一单制”产品线路,实现了“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单到底”,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让铁路货运服务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铁路畅则经济兴。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以及铁路建设与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货运必将在保障能源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持续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澎湃“铁动力”,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