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公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江苏4个展览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新四军纪念馆“铁军忠魂——新四军历史陈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入选特别推介,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碧血长空铸英魂——抗日航空史实(陈列)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入选主题推介。这些展览不仅镌刻着民族抗争的壮阔史诗,更在新时代传递着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永恒信念。
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展览让精神可触可感。新四军纪念馆“铁军忠魂”展览用800件藏品串联起1200米展线,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新四军的战斗历程与精神内核;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以500余张历史图片、15个沉浸式场景,将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壮烈瞬间定格为可感知的精神图景。它们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承载着民族气节的精神符号,让观众在与历史的对话中读懂“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抗战精神。
展览是记忆的“容器”,更是和平的“信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与“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构成了铭记历史的双重维度。前者以“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馆藏交流区”的立体架构,让历史细节与集体缅怀交融;后者用300余件受害方、加害方及第三方(含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档案文献原样呈现,让“跨越国界的史料”更具体可感。更可贵的是,这些展览走出国门,在法国、捷克、丹麦等国传递“命运与共”的和平愿景,让“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创新是传承的“引擎”,让红色基因永葆活力。江苏的抗战主题展从未止步于“静态陈列”,而是以时代话语激活历史资源。新四军纪念馆的“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覆盖全年龄段,让红色故事走进千家万户;抗日航空史实展已走进南京2所院校,未来更将以全国巡展让英烈精神传遍神州;南京大屠杀相关展览借力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让历史记忆在年轻群体中引发共鸣……“传统内核+现代表达”的创新实践,打破了历史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抗战精神从展柜中走出,融入当代人的精神世界,成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江苏4个国家级推介展览的价值,不止于数量领先,更在于构建“铭记——反思——前行”完整叙事:以文物证史存真,以展览传精神斗志,以交流凝和平共识。从铁军精神传承、航空英烈情怀延续,到苦难记忆铭记、和平愿景传递……生动诠释了“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的深意。保护好革命文物,就是守护民族的精神根脉;讲述好抗战故事,就是筑牢和平的思想根基。让我们以展览为窗口,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传承精神中坚定前行方向,让英雄精神照亮民族复兴之路,让和平之光在时代长河中永远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