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畅行”,高铁票制创新激活出行新体验
2025-08-11 10:38 作者:盐城 孙宇辰

暑运期间,随着新线新站接连投用,高铁网络进一步织密。当旅游热潮遇上便捷交通,如何让跨城出行更省钱、更省心?

铁路部门推出的计次票与定期票,以“一次购买、多次使用”的创新模式,为旅客提供了“公交化”的出行选择。从北京到西安再到洛阳的旅游计次票,到广州南至珠海的通勤定期票,丰富的出行产品,简化了购票流程,更以价格优势和灵活选择,重新定义了高铁出行的便利性。

“灵活随心”,破解高频出行的“时间成本”困局。传统购票模式下,跨城通勤者需反复查询车次、支付票款,旅游者则需为多段行程分别购票,耗时耗力。计次票与定期票的出现,精准击中了这一痛点。以旅游计次票为例,旅客可在90天内自由选择20次指定区间的车次,无需限定具体车次,既能根据天气、人流灵活调整行程,又能享受整体票价优惠。而定期票则为高频通勤者量身定制,30天内可乘坐60次车次,相当于“包月出行”。“按需购买、随行随用”,将旅客从重复购票的琐碎中解放出来,让出行回归“说走就走”的本质。票制创新的核心,是让旅客把更多时间花在旅途上,而非购票上。

“价格亲民”,让高铁出行更具“性价比”。计次票与定期票的吸引力,不仅在于便利,更在于实实在在的价格优势。以北京—西安—洛阳旅游计次票为例,单独购买三段行程的二等座累计票价高于计次票价格,而计次票直接让总费用降低。“薄利多销”的定价,既体现了铁路部门的服务诚意,也契合了旅客对“高性价比”的期待。当“智慧票制”与“普惠定价”相遇,高铁不再仅仅是“快速交通工具”,更成为大众跨城出行的“首选方案”。

“科技赋能”,从“人找票”到“票随人”的升级。计次票与定期票的便捷,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旅客只需在铁路12306App的“计次·定期票”专区选择线路,即可完成购买;乘车时,直接刷身份证进站,系统自动分配席位并核销次数。“无感化”服务、更贴心举措,让旅客可提前预约多个待使用席位,若因故未能乘坐,只需在开车前取消预约且不收取费用,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保障了出行灵活性。从“窗口排队购票”到“手机一键操作”,从“固定车次限制”到“自由选择席位”,科技正让高铁出行从“标准化服务”迈向“个性化体验”。

当计次票与定期票成为暑运期间的“出行新宠”,其意义远不止于票制创新。随着更多线路纳入新型票制范围,“公交化”的高铁出行模式,或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不再为购票焦虑,不再因车次受限,只需一张票,便能畅行城市之间。这,正是中国高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交通强国建设中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