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阑珊处,聆听江苏消费新脉动
2025-08-10 09:36 作者:盐城 海棠

看,夜幕灯火里的江苏,有多精彩?

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内,特色美食配着赛事直播成了观赛“绝配”;扬州冶春茶社里,昆曲的婉转与球赛的呐喊撞个满怀;盐城各大商场,大屏赛事与促销活动联动让客流持续攀升……夜色璀璨,“苏超”第二现场的“烟火气”里,藏着江苏夏夜最鲜活的答案。

今年夏天,随着“苏超”的火爆出圈,不少人恍然发现,“江苏终于有夜生活了”,“江苏的夜晚并非像传说中那么单调”。曾几何时,“早睡早起省”是外界对江苏的刻板印象。殊不知,江苏的夜,早已藏在古人的诗句里,藏着人们对理想夜生活的所有想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笔下秦淮河的灯影摇曳,是唐朝夜市的酒旗招展、舟楫穿梭;“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王建诗中的扬州夜色,写尽了江南夜市的人声鼎沸、繁景如织。古往今来,江苏的夜经济从来不乏人文与商业交织的“名场面”,如今这份热闹借着“苏超”东风,以更富烟火气的生动模样,在江苏大地上缓缓铺展、扎根生长。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夜经济则是消费领域的重要发力点,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整个营业额的一半;在旅游人均消费的贡献方面,夜间消费是白天消费的3倍。夜经济藏着安居乐业的财富密码,更是各地促消费稳增长的重要引擎。

聚“夜”态、凝新意、拢人气,何乐而不为?江苏不断给夜间消费换“新菜单”、搭“新戏台”,解锁夜游“新体验”:从发布繁荣夜经济若干措施,到启动“水韵江苏·璀璨夏夜”主题活动;从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景区、博物馆联动发力,借势“苏超”推出2800余项特色活动、1800余条惠民措施,到发布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名单……文化展演、体育赛事、潮流娱乐等“新夜态”融合交织,给市民游客带来多元体验,也推动江苏夜经济持续“升温”,映照着消费市场蓬勃朝气和文旅服务创新升级。

霓虹灯亮起,数据里藏着这份热闹的分量:前六轮比赛期间,江苏省线下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在近380亿元服务营收中,出行、餐饮场景的江苏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分别达28.8%、19.7%。体育赛事与商业的深度联动,为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夜经济拓宽新的增长空间,见证了“一场比赛带火一座城”的生动实践,也点亮了江苏夜生活的新图景。

根植本土气质、深耕地域文化,让夜经济与城市资源禀赋“交相辉映”,是夜生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期待各地放大“苏超”引流效应,在“扩内需、促升级、提品质”上精准发力,促进夜间消费市场与群众需求“双向奔赴”,让江苏消费的新脉动,在阑珊夜色中持续沸腾,澎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