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经济加速跑,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2025-08-02 10:24 作者:盐城 余远杨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突破24万亿元大关,达到242908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6.7%,较同期GDP现价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攀升至18.01%,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这组数据不仅彰显了“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强劲增长态势,更印证了其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核心引擎的战略地位,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了澎湃动力。​

“三新”经济是以技术创新为内核、以模式突破为特征的经济形态总和。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结构调整深化的关键时期,其持续领跑的增长速度与不断提升的经济占比,成为中国经济韧性的最佳注脚,更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三新”经济是突破增长瓶颈的战略支点。在传统增长动力面临转型压力的背景下,“三新”经济以其6.7%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为经济大盘稳定提供了关键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年产量突破350万辆,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同比增长30%,工业机器人产量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这些新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打破了传统产业增长边界;直播电商年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即时零售覆盖超95%的县级地区,这些新业态重构了消费市场格局;而共享制造、C2M定制等新商业模式,更让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近20%。这种“新”动能的集聚效应,不仅创造了增量价值,更通过产业链传导带动上下游协同增长,形成多点突破的增长极格局。

“三新”经济是产业深度变革的核心推手。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跨越中,“三新”经济正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在制造业领域,数字孪生技术使汽车整车研发周期缩短40%,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8000万台(套),推动传统工厂向“黑灯工厂”转型;在服务业领域,远程医疗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突破4亿,催生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智能化升级;在农业领域,智慧农业示范区亩产提升15%以上,农村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8万亿元,加速了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这种由“三新”经济引发的产业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迭代,更深刻改变了生产函数与要素组合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

“三新”经济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载体。随着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消费升级呈现“品质化、个性化、场景化”特征,“三新”经济恰好构建了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通道。智能家居渗透率五年提升27个百分点,满足了品质生活需求;社区团购、即时配送等新业态使居民生活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提升了生活便利度;银发经济、研学旅行等新商业模式,更精准对接了多元化民生需求。数据显示,“三新”经济相关服务业对居民消费满意度的贡献率达35%,在扩大就业方面更是展现突出作用——仅平台经济就带动灵活就业超8000万人,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支撑。​

24万亿元的“三新”经济规模,既是过去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未来发展的起点。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们需持续优化制度供给,在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包容审慎监管等领域精准发力,为“三新”经济营造更优生态。唯有如此,才能让新动能更加强劲、新优势更加凸显,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东台余远杨)